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抚州

抚州

①隋开皇九年(589)以临川郡改置,治所在临川县(今江西临川市西)。大业初改为临川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)复为抚州,天宝元年(742)又改为临川郡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抚州。宝应元年(762)与县同移治今临川市。自隋设抚州始,辖境屡有减缩,唐武德七年(624)以后相当今江西临川以南抚河流域。五代南唐以后又缩小。宋时仍为抚州,元至元十四年(1277)升为抚州路。

②金明昌四年(1193)置,治所在柔远县(今河北张北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北县以西, 内蒙古集宁市以东地区。蒙古中统三年(1262)改为隆兴路。


(1)隋开皇九年(589年)改临川郡置,治临川县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西,唐宝应中移治今临川区)。时总管杨武通奉使安抚,即以“抚”名州(《太平寰宇记》)。大业初复为临川郡,唐武德五年(622年)改为抚州。辖境相当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、东乡县以南的盱江及宜黄水、宝塘水流域地。五代南唐分所辖南城、南丰两县属建武军,辖境缩小。两宋属江南西路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升为抚州路。(2)金明昌三年(1192年)置,治柔远县(今河北张北县)。属西京路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张北县以西,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以东地区。蒙古中统三年(1262年)升为隆兴府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高华屿

    即今台湾岛东北之花瓶屿。《隋书·流求传》: 大业六年 (610),陈稜、张镇州率兵自义安(今广东潮安) 浮海击流求,“至高华屿”。即此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泉州 “东行二日至高华屿”,当指今澎湖列岛

  • 同宜耀县

    1941年8月革命根据地由同官、宜君、耀县三县析置,治所在陈家楼子(今陕西耀县西北柳林乡)。因三县各取首字为名。1943年4月撤销,并入淳耀县。旧县名。陕甘宁边区设。1941年由陕西省同官、宜君、耀县

  • 江北县

    1913年改江北厅置,属四川东川道。治所在四川今重庆市北江北区旧江北城。1940年迁两路口,40年代末迁大竹林,1950年迁唐家坨,1951年迁水土镇,1965年又迁两路口(今两路镇)。1994年撤销

  • 塔米尔河

    即今蒙古国后杭爱省的塔米尔河。源出杭爱山,其北源为霍伊图塔米尔河,南源为乌尔图塔米尔河,东北流合为一河,入于鄂尔浑河。《清一统志·喀尔喀》: 塔米尔河 “有东西二河: 一源出鄂尔坤河源西杭爱山北,一源

  • 松坡

    在今云南畹町市东北。《明史· 云南土司三》: “万历初,(芒市) 长官放福与陇川岳凤联姻,导缅寇松坡营。”

  • 杨安镇

    即今山东乐陵市南杨安镇。清乾隆《乐陵县志》卷1:杨安镇在“县南二十五里”。在山东省乐陵市境中部偏南。面积53.1平方千米。人口4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杨安镇三岔口,人口 1530。据传穆桂英挂帅出征,杨

  • 三塔

    在今云南大理市北,大理古城西莲花峰下。塔在崇圣寺后。明谢肇淛《滇略》云:“崇圣寺三塔,中者高三十丈,外方中空,其二差小,各铸金为金翅鸟,立其上,以厌龙也。塔顶有铁铸款识,云贞观六年尉迟敬德监造。开元初

  • 百堽堰

    又曰柏岗埭。在今江苏句容县西南三十五里。《宋书·元凶传》:太初元年(453),“劭遣人焚烧西装及左尚方,决破柏岗、方山埭, 以绝东军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江宁府句容县“绛岩湖”条下:“与斗门同置,湖水

  • 通会桥

   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(故江陵县) 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江陵县: 通会桥 “在府城西。众水之所会也。下有铁窗大渠”。

  • 和东县

    1939年冀鲁豫边区由和顺县东部析置,属太行区。治松烟镇 (今山西和顺县东南松烟镇)。1945年4月撤销,与和西县合并,复置和顺县。旧县名。太行抗日根据地设。1939年由山西省和顺县东部析置。以地处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