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欢县
唐贞观十六年(642)置,属溱州。治所即今四川綦江县东南扶欢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0扶欢县:“以县东扶欢山为名。”北宋熙宁七年(1074)改为扶欢砦。
古县名。唐贞观十六年(642年)置,治今重庆市綦江县东南。属溱州。后废。
唐贞观十六年(642)置,属溱州。治所即今四川綦江县东南扶欢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0扶欢县:“以县东扶欢山为名。”北宋熙宁七年(1074)改为扶欢砦。
古县名。唐贞观十六年(642年)置,治今重庆市綦江县东南。属溱州。后废。
①东汉建武二年(26)置侯国,寻改为县,属梁国。治所在今河南虞城县西南三十二里谷熟镇。北魏废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复置,属宋州,大业初属梁郡。唐属宋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徙治今谷熟镇南,寻还治谷
一作洛稽县。唐贞观元年 (627) 置,属羁縻崌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。后废。
1931年置,属温岭县。即今浙江温岭市北三十二里泽国镇。清嘉庆 《太平县志 · 叙水》: “以水所钟,支流四注,号为泽国。” 镇因以名。在浙江省温岭市北部,北邻路桥区。面积35.7平方千米。人口6.8
明成化四年(1468)置,属泸州卫。在今四川纳溪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泸州卫“江门堡”条内:“三层堡在卫西北百六十里。……分拨卫兵戍守。”后废。
即今吉林梨树市北四十里榆树台镇。清光绪 《吉林全省地舆图》: 奉化县北有榆树台。民国熊知白 《东北县治纪要》 辽宁梨树县: “县属榆树台距八面城东北六十五里,县治北方三十里。”
①即今江西安远县南九曲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安远县:三百坑水“在县南四十里。有三百坑水源出焉,东流一百五十里至九洲河始通舟楫。又二百五十里入广东龙川县界,而为东江”。②即今广东东江上源定南河。《
①北宋置,在山东邹平县西北,临小清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1邹平县: “宋明道二年,废淄川临河镇,以避水患。盖是时大河自东平溢入小清河,为东方患也。”②北宋置,属灵州。在今宁夏平罗县境。(1)古镇名。(
在今福建金门县东金湖镇小径村旁。南明监国鲁王朱以海(1618—1662)是朱元璋第十子朱檀的九世孙,袭封鲁王。南明弘光二年(1645) 监国绍兴,后流寓金门。1959年8月在旧金城东炸山采石,发现了鲁
又作茶札剌部。辽、金北境部族。当即蒙元史料所载札只剌部,为蒙古分部之一。据 《元朝秘史》 记载,其居地当在斡难河 (今俄罗斯鄂嫩河)中下游一带。《辽史· 道宗纪》 载,大安十年(1094),乌古部节度
唐龙朔元年(661)置,属安西都护府。治所在帆延国罗烂城(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巴米安)。8世纪中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