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卢山
又名芙芦山。在今广东四会市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6肇庆府:扶卢山“在四会县东四十里。(高)百余丈。上有池,水四时澄澈,花木繁茂。耆老相传:甲戌日即有管弦之音。又云:昔六祖尝隐于此,六祖姓卢,故名。山有六祖庵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四会县:扶卢山“高百丈,周四十里。上有池, 四时澄澈。其高处谓之龙子岭”。
又名芙芦山。在今广东四会市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6肇庆府:扶卢山“在四会县东四十里。(高)百余丈。上有池,水四时澄澈,花木繁茂。耆老相传:甲戌日即有管弦之音。又云:昔六祖尝隐于此,六祖姓卢,故名。山有六祖庵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四会县:扶卢山“高百丈,周四十里。上有池, 四时澄澈。其高处谓之龙子岭”。
在今湖南湘阴县北七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二》: 武穆屯 “宋高时,杨么据洞庭,岳飞讨之,屯兵于此,因名”。
即今山西平陆县东郭垣村。民国设县佐。
北宋崇宁五年(1106)改格州置,治所在乐古县(今贵州黎平县南永从乡西)。政和初废。
明置柴葫寨巡司,属掖县。在今山东莱州市北五十里。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裁。《清一统志》作 “柴胡寨”。
①在今山西阳泉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平定州》:四角山“在州北三十里。其势四起,下出三泉”。②在今甘肃礼县东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礼县:四角山“以山分四向,截然挺峙而名”。
明置,属茂州。在今四川茂县东北七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茂州: “东有积水关巡检司。”
又称陉庭、汾陉。在今山西曲沃县东北。《史记·白起传》:秦昭王四十三年(前264),“白起攻韩陉城,拔五城,斩首五万”。即此。又《韩世家》作“秦拔我陉城汾旁”,《范睢传》作“秦攻韩汾陉,拔之”。盖陉城在
旧在今湖北黄州市郡仪门外西南隅。宋陆游 《入蜀记》: 栖霞楼 “本太守闾邱孝终公显所作。苏公 《乐府》 云,小舟横截春江,卧看翠壁红楼起,正谓此楼也。下临大江,烟树微茫,远山数点,亦佳处也。楼颇华洁。
在今西藏巴青县东玛荣。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。见清乾隆 《西藏志·外番》。
即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北、四子王旗西北之腾格日淖日。清张穆《蒙古游牧记》卷5:喀尔喀右翼部“牧地有爱布哈河,塔尔浑河,合流猪为阿勒坦托辉诺尔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