扆山
在今福建福安市北。明嘉靖 《福宁州志》 卷2 《山川》 福安: 扆山 “在县治后,为县主山,形如负扆,故名”。
在今福建福安市北。明嘉靖 《福宁州志》 卷2 《山川》 福安: 扆山 “在县治后,为县主山,形如负扆,故名”。
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西的尼亚斯岛。清谢清高 《海录》 有专条记述。
秦始皇二十六年 (前221) 灭齐国置。治所在临淄县 (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城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、博兴、高青、利津、寿光、广饶、昌乐、滨州、青州、临朐等市县地。西汉改为齐郡。(1)秦始皇二十六年(前
唐南诏置,属镇西节度。在今缅甸克钦邦辛博。南诏后期属丽水节度。唐樊绰 《云南志》卷6: “眉罗苴西南有金生城。”在今缅甸克钦邦孟珙南伊洛瓦底江西岸。唐天宝后属南诏丽水节度。《蛮书》:“从上郎坪北里眉罗
即今福建建瓯市南六十里房村。清乾隆十五年 (1750) 移筹岭巡司驻此。即今福建省建瓯县南房村口。清乾隆年间移筹岭巡检司驻此。
清置,属懋功屯务厅。在今四川小金县北崇德街。《清一统志·懋功屯务厅》: 崇德汛 “在懋功屯务厅北六十里。现设塘汛”。六当为衍文。
春秋鼓国都。在今河北晋州市西。《左传》:昭公十二年 (前530),“晋荀吴伪会师者,假道于鲜虞,遂入昔阳”。孔疏引刘炫说: “肥、鼓并在巨鹿昔阳,即是鼓都,在鲜虞之东南。”春秋鼓国都城,白狄所建。在今
唐代安南通天竺道的 一部分。唐樊绰《蛮书》 卷6: “夷人不解舟船,多取通海城路贾勇步入真、登州林西原,取峰州路行。” 通海城路的路线,《蛮书》 卷1有详细记载。从安南都护府城取峰州路,往西北至古涌步
即今安徽泾县西南青弋江西岸章渡镇。清嘉庆 《泾县志》 卷2: 章家渡镇 “在县西四十五里漆林渡西岸,为石、太二邑水陆要道”。
在北京故宫乾清宫东庑。为清代皇子读书处。原称尚书房,道光年间改为上书房。乾隆、嘉庆、道光、咸丰等朝皇帝均曾在此就读。
亦作图拉河。即今蒙古国中央省西北之图拉河。《明史·李文忠传》:洪武五年(1372),由东道北征趋和林,“进至胪朐河,令部将韩政等守辎重,而自帅大军,人赍二十日粮,疾驰至土拉河。元太师蛮子哈剌章悉众渡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