戒坛寺
又名戒台寺。在今北京市门头沟区西南马鞍山麓。建于唐武德五年(622),初名慧聚寺,辽咸雍年间高僧法均在此开坛传戒。明正统间改名万寿寺,僧人如幻律师到此说戒。俗称戒坛寺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卷105引《燕都游览志》:“殿宇宏丽,阑楯参差。坛在殿中,以白石为之,凡三级,周遭皆列戒神。出坛而南, 至波离殿,殿前辽金碑各一, 皆波离尊者行实也。有太古洞最胜,列炬而入,百乳千螺俱成佛像。”寺内多苍松,皆有数百年,体态各异, 故戒坛寺以古松而称著。
又名戒台寺。在今北京市门头沟区西南马鞍山麓。建于唐武德五年(622),初名慧聚寺,辽咸雍年间高僧法均在此开坛传戒。明正统间改名万寿寺,僧人如幻律师到此说戒。俗称戒坛寺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卷105引《燕都游览志》:“殿宇宏丽,阑楯参差。坛在殿中,以白石为之,凡三级,周遭皆列戒神。出坛而南, 至波离殿,殿前辽金碑各一, 皆波离尊者行实也。有太古洞最胜,列炬而入,百乳千螺俱成佛像。”寺内多苍松,皆有数百年,体态各异, 故戒坛寺以古松而称著。
在今云南云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顺宁府》:南看河 “在云州东。自顺宁河分流至州境,东入澜沧江”。
①即医巫闾山之简称。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西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乾州海北州: “地在闾山之西,南海之北。”②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浮膺岛。见于清 《海国闻见录》。
北宋置,在今湖南桃源县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常德府:“熙宁七年,废桃源、汤口、白崖三砦。”
北宋初置,治所在楚州 (今江苏淮安市)。太平兴国元年 (976) 析为东西两路。至道三年(997) 复合为淮南路。治平中移治扬州 (今扬州市)。辖境南至长江,东至海,西至今湖北黄陂、河南光山等县,北逾
亦作乌珠穆秦。明、清蒙古部名。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五部之一。明中后期属大汗(明译亦克罕)直辖之察哈尔(察罕儿)万户,由博迪汗(明译不地、 卜吉)第三子翁衮都喇尔统领,始号所部曰乌珠穆沁。其幼子多尔济不堪林
简称四镇。北魏初,都平城 (今山西大同市东北),在其南界的碻磝城 (今山东茌平县西南)、滑台城 (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镇)、洛阳(指金墉城,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隅)、虎牢城 (今河南荥阳市西
明洪武七年(1374)置,属朶甘都司。治所在今四川甘孜县北。后废。
清末分隆坝二族置,为玉树等二十五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杂多县南吉曲上流。
即今四川北川县东南通口镇。民国 《北川县志》 卷1: “通口设场于清雍正年间,为东路繁盛乡场。其河可通舟楫,往来甚便。”
即今江西瑞金市西南三十里武阳乡。明嘉靖《赣州府志》 卷5: 瑞金县有武阳围桥、武阳渡等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10瑞金县图: 西南有武阳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