悦城县
①南朝宋置,属晋康郡。治所在今广东德庆县东北。隋开皇十二年 (592) 废。
②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乐城县置,属晋康郡。治所即今广东德庆县东南悦城镇。乾元初属康州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 废。
古县名。(1)南朝宋置,治今广东省德庆县东北,属晋康郡。隋开皇十二年(592年)废。(2)唐天宝元年(742年)以乐城县改名,治今广东省德庆县东悦城。属晋康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属康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废。
①南朝宋置,属晋康郡。治所在今广东德庆县东北。隋开皇十二年 (592) 废。
②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乐城县置,属晋康郡。治所即今广东德庆县东南悦城镇。乾元初属康州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 废。
古县名。(1)南朝宋置,治今广东省德庆县东北,属晋康郡。隋开皇十二年(592年)废。(2)唐天宝元年(742年)以乐城县改名,治今广东省德庆县东悦城。属晋康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属康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废。
在今江西波阳县西,鄱江南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饶州府鄱阳县:八字脑“在府西三十里。正德中,伍文定败宸濠之兵于此。《舆程志》云,府十里为竹鸡林,又二十里为八字脑”。清于此设八字脑汛。在今江西省鄱阳县西。
又作牙部、阿雅部。宋大理置,为教合三部之一,属最宁府。在今云南马关县西六十八里八寨镇。元代属临安等处宣慰司。明代置八寨长官司,后为教化三部长官司副长官驻地。清代废为永平里,属开化府。
亦作关麓下。即今安徽夥县西南西武乡之官路下。道通祁门县。清道光 《夥县志》 卷2: 四都有官路下。
①亦名都梁山。在今四川梁平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79梁山军: 高都山 “距军北一十五里。山中地黄壤而腴,其民以种姜为业,衣食取给焉。高都驿路,乃天宝贡荔枝之路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梁山县 “高梁
唐置,属维州。在今四川理县东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保州:“东至维州风流镇四十五里也。”
即今广东五华县西南长布镇。清同治《广东图说》卷90:长乐县有长蒲墟汛。
明洪武十三年(1380)置,在今甘肃临洮县北太石铺镇。清裁。民国初于此置沙县(后改为洮沙县)。
唐乾元元年(758)置,属昌州。治所即今四川大足县。《寰宇记》卷88大足县:“以界内大足川为名。”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卷53:大足县“取丰足之义也,或云县之宝顶山有巨人迹”。光启元年(883)为昌州治
即酸枣河。今四川温江县北之江安河。《元史·河渠志》:“鹿角之北涯,有渠曰马坝,东流至成都,入于南江。渠东行二十余里,水决其南涯四十有九,每岁疲民力以塞之。乃自其北涯凿二渠,与杨柳渠合,东行数十里,复与
在今江苏邗江县南二十里,南通大江,北至杨子桥,接官河,即瓜洲运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润州丹徒县:“开元二十六年,刺史齐澣以州北隔江,舟行绕瓜步,回远六十里,多风涛,乃于京口埭下直趋渡江二十里,开伊娄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