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小相公岭。在今四川越西县与冕宁县之间。其支脉亦名相岭。《明史·李应祥传》: 万历中,“建昌逆酋曰安守、曰五咱、曰王大咱,与越巂、邛部、黑骨夷并起为乱。……黑骨与大咱已据相岭,焚三峡桥”。《方舆纪要》
即画邑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。《后汉书·耿弇列传》:“弇进军画中,居二城之间。” 李贤注: “画中,邑名也。……故城在今西安城东南。有澅水,因名焉。”
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8乡县:平吴台,“晋末,赫连勃勃取关中,攻克朱皊石之兵于此,筑京观以表武功,名曰平吴台”。
元置,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北青。元 《析津志》 天下站名: “端州百二十 (里) 青州。” 明改散三站。
即今河北永年县(临洺关)东北二十六里刘固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1永年县图:西北有刘固。
1913年改留坝厅置,属汉中道。治所即今陕西留坝县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在陕西省西南部、秦岭南麓。属汉中市。面积 1970 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辖5镇、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原名刘坝,相传汉
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四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安吉州引《吴兴统记》云:“尧时洪水,于此山作市。”故名。唐皎然《顾渚行》:“尧市人稀紫笋多。”即此。
即今四川江津市东南真武乡。清光绪 《江津县志》 卷2: 真武场 “距城六十里”。
金置,属广宁县。即今辽宁义县东南王民屯。后废。古镇名。金置,在今辽宁省义县东南大凌河东侧王民屯。辽废。
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改安邑县置,属河北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十五里禹王城。十八年(494)改为夏县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年)改安邑县置,治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禹王城。十八年改为夏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