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明县
1913年裁厦门厅改县并易名,为福建南路道治。1914年为厦门道治。治所即今福建厦门市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1935年撤销,原城区及鼓浪屿区并入厦门市,禾山区划归同安县。
旧县名。1913年由厦门厅改县并改名,县名源于清初郑成功在此抗清,将“中左所”更名“思明州”,以明志。治今福建省厦门市城区。1933年裁撤,改设厦门市(1933年内政部批准,1935年正式设市)。将原思明县城区(厦门警区)及鼓浪屿区入厦门市,禾山区归同安县。
1913年裁厦门厅改县并易名,为福建南路道治。1914年为厦门道治。治所即今福建厦门市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1935年撤销,原城区及鼓浪屿区并入厦门市,禾山区划归同安县。
旧县名。1913年由厦门厅改县并改名,县名源于清初郑成功在此抗清,将“中左所”更名“思明州”,以明志。治今福建省厦门市城区。1933年裁撤,改设厦门市(1933年内政部批准,1935年正式设市)。将原思明县城区(厦门警区)及鼓浪屿区入厦门市,禾山区归同安县。
指今中南半岛南部及马来半岛。宋赵汝适《诸蕃志》卷下:“俗分诸国为上、下岸,以真腊、占城为上岸,大食、三佛齐、阇婆为下岸。”上、下岸或以马六甲海峡为准而区分。
即今四川犍为县东北金井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嘉定州 “凌云驿” 条内: “ 《志》 云,州东南四十里有金石井巡司。万历中革。” 嘉庆 《犍为县志》 卷2: 金石井在 “县东五十里。晋冶官废县地”。
在今湖北枣阳市西北百余里。南宋嘉定十二年(1219),孟宗政败金人于枣阳,追至马磴寨,焚其城,入邓州而还。在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北。南宋嘉定十二年(1219年),孟宗政破淅川镇,追杀金人至马磴寨,焚其城栅
唐调露元年(679)在灵、夏二州南界设鲁、丽、含、塞、依、契六州,用唐人为刺史,以处突厥降户,谓之六胡州。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境。长安四年(704)并为匡、长二州。神龙三年(707)在盐
即岳池水。今四川岳池、武胜二县境之街子河。《寰宇记》 卷138岳池县: “蒙溪水一名岳池水,在县东北五十里。源出岳安山,东流至故县镇西。本是思岳池,因以名县焉。”
即今陕西靖边县西宁条梁镇。清乾隆二十年(1355)于此设巡司驻守。民国时设县佐。在陕西省靖边县西部。面积288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宁条梁,人口 1520。昔村地处一条长满柠条的平梁上得
在今广西苍梧县东北一百六十里东安河西岸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东北东安。明正德六年(1511年)设巡检司于此。
明万历六年 (1578) 置,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37辽东都司“长奠堡” 条下: “宽奠北三十里曰新奠堡。” 即此。
察合台汗国属地。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奥什东北乌兹根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“讹迹邗”。即此。
即今四川雷波县东北三十五里汶水乡。清置牛吃水汛。产铁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