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思刚州

思刚州

唐大历中置羁縻州,属邕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广西来宾县西南迁江镇北红水河北岸。北宋天禧四年 (1020) 改为迁江县。


唐大历中置羁縻州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西南迁江镇北、红水河北岸。北宋天禧四年(1020年)改为迁江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田湖镇

    即今河南嵩县东北三十里田湖镇。清乾隆《嵩县志》卷12:田湖镇“米粮聚集”。在河南省嵩县东北部、伊河北岸。面积116平方千米。人口5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田湖,人口 3130。以古代潴水湖沉积成田而得名。

  • 汗八里

    元代蒙古人称大都(今北京市)为汗八里,意即“汗城”。如《马可波罗行纪》所言:“汗八里此言‘君主城’也。”

  • 三都县

    1941年由三合、三都二县合并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。取二县各一字为名。1957年改设三都水族自治县。旧县名。1942年合三合、都江二县置,治今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三合镇。1956年

  • 同泰寺

    南朝梁大通年间建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内鸡鸣寺及迤西北极阁一带。《梁书·武帝纪》:中大通元年(529),“舆驾幸同泰寺,设四部无遮大会,因舍身”。梁武帝萧衍曾三次舍身同泰寺。南朝梁大通元年(527年)建

  • 居缺峒

   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5琼州府琼山县: 居缺峒 “在府西境。元大历初,琼山黎多叛,主帅谭汝楫请兵讨之,次居缺峒,败‘贼’ 兵。‘贼’ 有九峒,而居野居中,为最大,周百二十里,草木蒙密

  • 大濛溪河

    亦名濛溪河。在今四川资中县东。源出乐至县南,上源高桥河会石湍河后,流经乐至、资阳、安岳,至县东南苏溪乡濛溪口注入沱江。《寰宇记》卷76盘石县:大濛溪“在县西(东)二十里。溪内有石龙三条,若遇旱,祈即雨

  • 峨峰山

    即今江西临川市西铜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10抚州临川县: 峨峰山 “在县西四十里。出铜,因号铜山,天宝六年敕改为峨峰山”。

  • 峣山

    在今陕西蓝田县南二十里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卷16: “峣关盖因此山得名,亦谓之峣岭。”

  • 石花堡

    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东北石花村。清严如熤《苗疆险要考》14松桃厅:石花寨在“城东三十余里。山势崟嵚,径路诘曲,下临深涧”。

  • 四都

    即今福建长汀县西南四都乡。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汀西县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