忠门镇
清置,属莆田县。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忠门镇。
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南部、笏石半岛中部。面积32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忠门,人口900。唐林蕴,旌表“忠烈”,其后代居此,故名。1949年设忠门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88年置镇。产甘薯、稻、花生、龙眼、柑橘。有海上捕捞和滩涂养殖业,盛产蛏、蛎、蛤、紫菜、海带、对虾。矿产有硅、镍、磷、花岗石。有饮料、印染等厂。有公路接五秀公路。古迹有莆禧城、东吴塔。
清置,属莆田县。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忠门镇。
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南部、笏石半岛中部。面积32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忠门,人口900。唐林蕴,旌表“忠烈”,其后代居此,故名。1949年设忠门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88年置镇。产甘薯、稻、花生、龙眼、柑橘。有海上捕捞和滩涂养殖业,盛产蛏、蛎、蛤、紫菜、海带、对虾。矿产有硅、镍、磷、花岗石。有饮料、印染等厂。有公路接五秀公路。古迹有莆禧城、东吴塔。
北魏置,属中部郡。治所即今陕西宜君县东七十里石堡村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
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汙水上,大破之。”《集解》引徐广曰:“在邺西”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魏郡邺县:“有汙水。”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汙水“出武安山,东南流径汙城北,
北宋置,属邕州。在今广西靖西县东南。《宋史·外国传·交阯》: “元祐中,又数上表求忽恶、勿阳峒地,诏不许。”
即曹娥江之上游。《元和志》 卷26越州剡县: 剡溪 “出县西南,北流入上虞县界为上虞江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96越州剡县: 剡溪 “在县南一百五十步……即王子猷雪夜访戴逵之所也,亦名戴溪”。因水质宜制纸,
唐长庆二年 (822) 置,即今福建永春县。五代闽龙启元年 (后唐长兴四年,933) 升为桃源县。唐长庆二年(822年)析南安县西界两乡置,即今福建省永春县。五代闽龙启元年(933年)升为桃源县。因桃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曾县 (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大理市。天宝后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曾县(今云南大理市北)。天宝后废。
明洪武七年(1374)改阳地隘宣慰司置,属龙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北隘口藏族乡。清仍置长官司,属龙安府。后废。
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贞元十六年(800),韩全义“与吴少诚将吴秀、吴少阳等战于溵南广利原,锋镝才交,诸军大溃;秀等乘之,全义退保五楼”。胡三省注:“五楼,在溵水县西南。”在今河南省商水
北周置,属商州。治所在拒阳县(今陕西洛南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洛南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北周置,治拒阳县(今陕西洛南县东南)。隋开皇初废。
即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城勐董镇。清代属镇边厅,后于此置勐角董土千总。傣语 “勐”为地方,“董” 为集中,意即集中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