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志丹县

志丹县

1936年改赤安县置,治所即今陕西志丹县。以纪念刘志丹烈士而命名。


在陕西省西北部、北洛河上游,西南与甘肃省接壤。属延安市。面积 3781 平方千米。人口12.8万。辖6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保安镇。北宋太平兴国二年(977年)于今县城置保安军。金大定十二年(1172年)改设保安县;二十二年升为州。蒙古至元六年(1269年)复为县。1914年属榆林道,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34年11月改名赤安县,1936年6月为纪念刘志丹烈士改名志丹县。1950年属延安专区。1958年撤销安塞县时划入部分辖地后成今境。1968年属延安地区,1996年属延安市。地处黄土高原区。北洛河、周河、杏子河及其支流流经。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黍、谷子、荞麦、高粱、玉米为主,盛产苦杏仁、甘草。工业有电力、农机修造等。延定公路经此。纪念地有中共中央领导人故居、原中央党校校址、刘志丹烈士陵园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临安县

    ①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临水县置,属吴兴郡。治所在今浙江临安县北十八里高虹乡。《寰宇记》 卷93: “临安山,县取此为名。” 隋省。唐垂拱四年 (688) 复置临安县,属杭州。五代梁开平二年 (

  • 绛部

    大理国置,属会川府。治所在今四川会东县东铅锌镇,一说今会东县。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 卷下:“会通,蛮名昔托,又名绛部。”大理国置,治今四川省会东县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改置会理州。

  • 长江三峡

    即今瞿塘峡、巫峡、西陵峡。西起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城,东至湖北宜昌市西南津关,全长193公里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三峡七百里中,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,重岩迭障, 隐天蔽日,自非亭午夜分,不见曦月。”诸书记载

  • 汶州

    北周保定四年(564)改梁绳州置,治所在广阳县(今四川茂汶县西北)。《寰宇记》卷78茂州:汶州“取汶水为名”。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、北川、汶川诸县。隋开皇五年(585)改为蜀州。北周保定四年(564年)

  • 淄青平卢

    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即淄青。治所在青州(今山东青州市)。见“淄青”。

  • 筇竹寺

    在今云南昆明市西北二十四里玉案山上。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: 玉案山 “在滇池西北,佛刹多,筇竹为最。寺僧修行极清苦,有终身不下山者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6云南府: 筇竹寺 “在玉案山。唐贞观初建。其寺深

  • 鸡冠岭砦

   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胜乡鸡冠岭上。《明史·刘显传》:万历元年(1573),都掌族“阿大自守鸡冠。显令人诱以官,而分五哨昼壁九丝城下。……郭成破鸡冠,获阿大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兴文县:鸡冠岭砦“在

  • 向城县

    西魏置,属雉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六十六里皇路店镇。隋属淯阳郡。唐属邓州。五代周显德三年(956)废。古县名。西魏分西鄂县置,治今河南省南召县东南。属清阳郡。唐改属邓州。五代周废入南阳县。

  • 七虎林河

    又称锡布克里河。在今黑龙江省虎林县北。源出虎林县西,东北流入乌苏哩江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虎林厅:乌苏里江“又北纳七虎林河”。乌苏里江支流。清代称稀忽林河,后转音为今名。七虎林,满语意为“沙鸥”。源出

  • 景洛

    即今云南勐海县西南百里打洛镇。元为倒龙。明为版纳景洛。清称打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