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婆
即今河南伊川县东北二十里彭婆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建中四年 (783),李希烈遣别将取尉氏,围郑州,“逻骑西至彭婆,东都士民震骇”。北宋置彭婆镇,属河南县。金属洛阳县,民国初设县佐驻此。
即今河南省伊川县东北彭婆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建中四年(783年),李希烈叛于郑州,“逻骑西至彭婆,东都士民震骇,窜匿山谷”,即此。一说金时有彭婆镇。
即今河南伊川县东北二十里彭婆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建中四年 (783),李希烈遣别将取尉氏,围郑州,“逻骑西至彭婆,东都士民震骇”。北宋置彭婆镇,属河南县。金属洛阳县,民国初设县佐驻此。
即今河南省伊川县东北彭婆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建中四年(783年),李希烈叛于郑州,“逻骑西至彭婆,东都士民震骇,窜匿山谷”,即此。一说金时有彭婆镇。
元大德元年 (1297) 置,属江浙行省。治所在福州路 (今福建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。至正十六年 (1356) 改置福建行中书省。元大德元年(1297年)改泉州行中书省置,治福州路(治今福建福州
南齐改武都县置,属南新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遵道镇。北周废入晋熙县。古县名。南朝齐时置,治今四川省绵竹市西北。北周时废入晋熙县。
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。清咸丰十一年(1861)赵浩然领导捻军大败僧格林沁军于此。在今山东省汶上县东北。清咸丰十一年(1861年)赵浩然率捻军大败僧格林沁军于此。
亦作。西汉置, 属陈留郡。 治所在今河南柘城县北三十里远襄乡。 东汉为县。 西晋废。古县名。傿,又作,通
在今浙江嘉兴市南十六里马王塘。《新定九域志》卷5秀州:马塘堰,“《图经》云:秦始皇三十七年东游至此,改长水为由拳县,遏水为堰,既立,斩白马祭之,因名”。
在今陕西省南部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11:万年县有毕原、白鹿原、少陵原;同书卷12:长安县有高阳原、细柳原。合称五原。
在今广东龙门县西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增城县:陈峒山“脉自庾岭而来,势如卓旗。山侧有小阜突出,增江源于此”。
①又名陶邑乡。即今山西永济市西北陶城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陶城在蒲坂城北,城即舜所都也。” 《旧唐书· 马燧传》: 贞元元年 (785),“军次宝鼎,败贼骑兵于陶城”。即此。②在今河南鄢陵县南。《水
即今河北永年县(临洺关)东北二十六里刘固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1永年县图:西北有刘固。
在今安徽宣州市东三里。为水阳江上游。《寰宇记》卷103宣城县:句溪“一名东溪。水源从宁国县东乡溪岭,承天目山脚水源合流,连接至此为句溪,流向北至郡门外过也”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6:宣城县有句溪。《舆地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