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秋县
1940年10月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由阳谷、寿张、东阿三县析置,治张秋(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)。1947年撤销,并入阳谷、寿张、东阿等县。
旧县名。山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由阳谷县东部、寿张县东北部以及东阿县西南部析置,治张秋(今阳谷县张秋镇)。1947年撤销,并入阳谷、寿张、东阿等县。
1940年10月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由阳谷、寿张、东阿三县析置,治张秋(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)。1947年撤销,并入阳谷、寿张、东阿等县。
旧县名。山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由阳谷县东部、寿张县东北部以及东阿县西南部析置,治张秋(今阳谷县张秋镇)。1947年撤销,并入阳谷、寿张、东阿等县。
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博山县城郊析置,治博山 (今山东淄博市西南博山区)。1950年5月撤销,并入博山县。旧市名。山东解放区设。1945年由博山县析置,治博山(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区)。1950年撤销
①南宋景定元年 (1260) 改建阳县置,属建宁府。治所即今福建建阳市。元复改名建阳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建宁府: 建阳县,“宋景定元年以县之唐石里嘉禾生,改为嘉禾县”。宋时置有银场。②明崇祯十二年
即今浙江慈溪市 (浒山镇)。旧属余姚县。清乾隆 《绍兴府志》 卷7 《市》 引 《万历志》: 浒山市 “在县东北三十五里三山所城东门”。1954年后为慈溪县治。
南朝陈文帝陈蒨陵墓。在今江苏南京市东紫金山东北。《元和志》卷25上元县:文帝蒨永宁陵“在县东北四十里蒋山东北”。
北宋置,属监利县。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北。
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南古淮水与泗水交会处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“淮、泗之会,即角城也。”东晋义熙中于此置角城县。南北朝时置戍,为战时必争之地。《魏书·世宗纪》:正始元年(504)七月,“萧衍角城戍主柴庆宗以
一名捍。 唐西域国名。 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。国都渴塞城 (今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北卡桑赛)。唐显庆三年 (658) 置休循州都督府。开元二十七年 (739),其
在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东境。一说在今多伦县西北。《明史· 成祖三》: 永乐二十二年(1424),以蒙古太师 (明封和宁王) 扰边,朱棣率师北征,六月班师,七月 “己丑,次苍崖戍,不豫。庚寅,至榆木川,
在今湖南桂阳县西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桂阳州“九鼎山”条下:毛寿山 “五代时亦出铅,宋废”。
①古名大渡水、沫水、平羌江、平乡江、雅河。在今四川西部,为大渡河最大支流。《水经·青衣水》: “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山,东与沫水合也,至犍为南安县入于江。” 源出四川宝兴县北夹金山南麓,曰宝兴河,西南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