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官屯
在今山东茌平县东南。清光绪间,朱红灯领导的义和团进驻于此。
在今山东省茌平县东南。清光绪间,朱红灯领导义和团进驻其地。
在今山东茌平县东南。清光绪间,朱红灯领导的义和团进驻于此。
在今山东省茌平县东南。清光绪间,朱红灯领导义和团进驻其地。
在今广西田林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1利州:阪丽水在“州(故治在今利周瑶族乡)北二里。……乱石嵯岈,难通舟楫”。
在今湖北襄樊市西北汉江畔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天祐二年(905),朱全忠攻襄州,“命(杨)师厚作浮桥于阴谷口”。胡注:“按《旧史》,阴谷口在襄州西六十里。”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北汉水畔。唐天祐二年(905年
在今浙江上虞市东南二十六里丰惠镇西南。《清一统志 · 绍兴府一》: 金垒山 “在上虞县 (治今丰惠镇) 西南二里。相传汉魏伯阳著 《参同契》 于此。旁有丹井,晋太康中浚井得金垒,故名”。
在今山东招远市西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招远县:东良海口镇“即东良河入海处也。有巡司戍守”。清乾隆三十一年(1766)移驻黄山馆驿。
即今河南偃师市东南参店。明弘治 《偃师县志》 卷1: 参驾店 “在县东南五十里。故老云: 宋太宗避暑于嵩山之上,耆老朝参于此,后以为店,因名”。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新州置,治所在昌城县 (今四川三台县)。《元和志》 卷33梓州: “因梓潼水为名。” 大业三年 (607) 改为新城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为梓州。天宝元年 (742
古地名。庳一作“鼻”。又名鼻墟、鼻亭。在今湖南道县北。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象至不仁,封之有庳。”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封弟象为诸侯。”《正义》引 《括地志》称:“鼻亭神在营道县北六十里。”但《水经·湘
在今福建沙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延平府沙县:百丈漈在“县东北三十里。悬流百丈,有玉溪水出漈北玉山,下流经此,南入大溪”。
即今江苏海门市。清乾隆三十三年(1768) 于此置海门厅。1912年改为海门县。1994年改设海门市。
一作高境关、高景关、高径关。明置,属什邡县。在今四川什邡县西北六十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