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南节度
唐南诏前期置,治所在开南城(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三十一里开南)。辖境东抵哀牢山,西至澜沧江,约当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往南直至境外。南诏后期废入银生节度。
公元8世纪中南诏阁罗凤置,驻开南城(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开南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省思茅市、景洪市和镇沅、景谷、普洱、勐海、勐腊等县,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部,及缅甸萨尔温江以东、泰国清莱、老挝北部至越南莱州地区。后并入银生节度。
唐南诏前期置,治所在开南城(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三十一里开南)。辖境东抵哀牢山,西至澜沧江,约当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往南直至境外。南诏后期废入银生节度。
公元8世纪中南诏阁罗凤置,驻开南城(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开南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省思茅市、景洪市和镇沅、景谷、普洱、勐海、勐腊等县,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部,及缅甸萨尔温江以东、泰国清莱、老挝北部至越南莱州地区。后并入银生节度。
①夏、商、周时国。又作辛、侁或姺。在今山东曹县北十八里莘冢集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 “商有姺、邳。” 《孟子·万章上》: “伊尹耕于有莘之野。”《史记·夏本纪》 《索隐》 引 《系本》: “鲧取有辛氏
明置,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昭化县:龙滩驿在“县西五里,水驿也。今县南一里有龙滩渡,驿因以名”。
唐武德三年(620)置,治所在河西县(今陕西合阳县东南)。八年(625)移治韩城县(今陕西韩城市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韩城市及合阳县地。贞观八年(634)废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置,治河西县(今陕西合阳
在今山东曲阜市城中孔庙东诗礼堂后。《清一统志·兖州府二》:孔子故井“相传即夫子所饮之井也”。
北魏孝昌三年 (527) 置,属汝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汝州市。后改为汝原县。古县名。北魏初置,治今河南省汝州市。属汝北郡。北齐先后为汝北郡、汝阴郡治。后改名汝原县。
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驻地。清初以来为巴林右旗驻地。乾隆十九年(1754)迁治今巴林右旗北五十里沙巴尔台苏木。1912年复迁回大板镇。“大板”,蒙古语称“伊和板生”,意为大房子。(1)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
①唐南诏置,属建昌府(郡)。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。后废。元至元十七年(1280)复置,属建昌路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“分建昌为二州,在城曰建安,东郭曰永宁。”明洪武十五年(1382)属建昌府。后废。②元至
在今新疆阿克苏市南浑巴什乡。《元史·耶律希亮传》: 中统四年 (1263),“希亮又从征,至浑八升城”。
在今福建宁化县南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宁化县:“龙门潭在县南。水深莫测。引流而东,亦曰龙津。有龙门桥跨其上,流会于大溪(九龙溪)。”
①北周天和五年(570)改严州置,治所在越嶲县(今四川西昌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西昌市及越西、冕宁、德昌等县地。寻复为严州。隋开皇六年(586)复为西宁州。十八年(598)改为嶲州。②唐武德七年(6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