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建阳县

建阳县

①秦置,属九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来安县南水口镇东。东汉废。

②西晋太康中改建平县置,属建安郡。治所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1建州建阳县: “因(武夷) 山之阳为名。” 隋开皇十年 (590) 并入建安县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八年废。垂拱四年(688) 又置,属建州。移治大潭城 (今建阳市)。天宝元年 (742) 属建安郡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属建州。南宋属建宁府,景定元年 (1260) 改为嘉禾县。元复改建阳县,属建宁路。明、清属建宁府。1913年属福建北路道。1914年属建安道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1994年改设建阳市。唐时多书肆,宋、元、明刻书业极盛,世称 “建本”,皆聚于麻沙、崇化两坊,号称 “图书之府” ( 《方舆胜览》)。宋时所产建窑 (黑窑瓷) 制作茶器,号称极品,进贡内廷,远销日本。

③1941年析阜宁、盐城二县地置,治所在建阳镇 (今江苏建湖县西建阳镇)。1947年移治今建湖县(湖垛镇)。1951年因与福建建阳县重名,改为建湖县。


(1)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安徽省来安县东南。属九江郡。东汉废。(2)古旧县名。西晋太康中改建平县置,治今福建省建阳市东北。《太平寰宇记》建州建阳县:“因(武夷)山之阳为名。”属建安郡。隋初移大潭城,即今治。开皇十年(590年)并入建安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置,八年废。垂拱四年(688年)又置,属建州。天宝、至德间属建安郡。南宋属建宁府。景定元年(1260年)改为嘉禾县。元复改建阳县,属建宁路。明清属建宁府。唐时多书肆,宋、元、明刻书业极盛,世称“建本”,皆聚于麻沙、崇化两坊,号称“图书之府”(《方舆胜览》)。宋时所产建窑(黑窑瓷)制作茶器,称极品,进贡内廷,远销日本。1994年撤销,改设建阳市。(3)旧县名。盐阜抗日根据地及苏皖边解放区设。1941年由江苏省盐城、阜宁两县析置,治今建湖县建阳镇。1945年9月迁湖垛镇(今建湖县治建湖镇)。1951年因与福建省建阳县重名,改名建湖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翁源水

    亦名滃溪,泷头水。即今广东翁源、英德二县市境之翁溪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英德县: 泷头水在 “县南十里。源出翁源县之翁山,经象冈流至此,亦谓之翁源水,与泷水合。泷水即武水之别名。浈水合于武水,故兼有

  • 大新店镇

    即新店集。今河南郾城县西二十八里新店乡。民国《郾城县记》图:西有大新店镇。

  • 石固镇

    明置,属许州。在今河南长葛县西南二十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7许州:石固镇“商贾辏集处”。在河南省长葛市西南部。面积38.8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固,人口 7660。因村跨石梁河,东有固坟台

  • 喜州

    元代置,属大理路。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西北六十里喜洲镇。明初废。元初置,治今云南省大理市西北喜洲。后废。

  • 高仰镇

    在今广西合浦县西南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合浦县: “又北有高仰巡检司,治马栏墟,后迁于县西南。”

  • 深沪

    即今福建晋江市东南深户镇。《清一统志·泉州府》 “洛阳巡司” 条: “ 《旧志》,深沪司在(晋江) 县南八十里。元置于县南五十五里二十部港边。明洪武二十年移此。有城周一百五十丈,二门。”

  • 遮山

    在今河南镇平县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1镇平县: 遮山 “峦岫迢峣,沟涧深阻,遮隔前后,故名。《志》 云: 汉世祖初起义师,兵败,为王莽兵所追,此山遮隔,竟不能及,因曰遮山”。

  • 小岩山

    在今贵州从江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黎平府西山阳洞长官司:“小岩山亦在司(今西山镇)北,与大岩山相连。”

  • 慈云 (雲) 阁

    原名大悲阁。在今河北定兴县城内十字街中心。元大德年间龙兴寺住持僧宝德因旧大悲阁毁于兵乱,发愿重建,大德十年 (1306) 落成。清康熙五十二年 (1713) 重修,嘉庆二十五年 (1820)重修后改今

  • 系舟山

    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。为滹沱河、汾河分水岭。《寰宇记》卷42忻州秀容县:“系舟山,尧遭洪水系舟于此,在县南四十里。”即此。又称小五台、丛蒙山。在山西省太原市东北。绵亘于定襄、忻州、阳曲三县市交界处。相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