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康路
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改建康府置,属江浙行省。治所在上元、江宁县 (今江苏南京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市及江宁、句容、溧阳、溧水等县地。天历二年 (1329) 改为集庆路。
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升建康府置,治上元、江宁二县(今江苏南京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句容、溧阳两市以西,长江以南地区。并自杭州移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治此。天历二年(1329年)改名集庆路。
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改建康府置,属江浙行省。治所在上元、江宁县 (今江苏南京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市及江宁、句容、溧阳、溧水等县地。天历二年 (1329) 改为集庆路。
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升建康府置,治上元、江宁二县(今江苏南京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句容、溧阳两市以西,长江以南地区。并自杭州移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治此。天历二年(1329年)改名集庆路。
在陕西定边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 ·延安府一》: 黄羊岭 “在定边县南九十里砖井堡南,为要地。其西又有镌天岭”。
明景泰四年 (1453) 置,属开平卫。在今河北赤城县北青泉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8万全都司开平卫: 清泉堡 “有清泉涌出,绕堡东,因名。……地虽孤悬,四塞颇险,正北至栅口不过三里”。明景泰四年(1
金置,属济阳县。即今山东济阳县东北三十里曲堤镇。昔名闻韶镇,有闻韶台,相传为孔子在齐闻韶处。在山东省济阳县东部,南邻黄河。面积151平方千米。人口7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曲堤,人口 8000。曾名闻韶镇
①在今北京市房山区东南琉璃镇黄土坡村。1981—1986年在此发掘西周时期燕国墓葬二百余座,车马坑三十余座,共出土各类器物数千件。其中青铜礼器一百余件,多有铭文。铜罍、铜盉有长篇铭文,属于西周初期一代
清雍正四年(1726)以名同圣祖陵改景陵县置,属安陆府。治所即今湖北天门市。《清一统志·安陆府》:天门山“在天门县西北五十里……两峰峙天,其中如门,县以此得名”。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
即今河北灵寿县西北鲁伯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灵寿县: 楸山在 “县西北五十里,山多楸树,因名。东接凤凰石山,两山夹峙,道出其中,谓之龙门 口。《志》 云: 凤凰石山,峭壁万仞,登涉甚难,绝顶有石嵯峨,
即今四川奉节县东之草堂河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白帝城“东傍东瀼溪,即以为隍,西临大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夔州府奉节节县“大瀼水”条引《舆地纪胜》:“公孙述于东瀼水滨,垦稻田东屯,东屯稻田水畦延袤,可得
又名银冶山。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南十五里。民国 《密云县志》 卷1: 银冶岭 “曾产银,山下犹有开采洞址,近产石棉”。
亦名宝鸡山、鸡峰山。即今陕西宝鸡市东南四十里鸡峰山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秦文公十九年(前747),“文公获若石云,于陈仓北阪城祠之。其神……若雄鸡,其声殷云,野鸡夜雊。以一牢祠,命曰陈宝”。《水经·渭水
明置,即今辽宁本溪市东北威宁营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辽东都司 “清河堡” 条下: “西有白塔佃可按伏,又西有威宁营可屯兵。” 明在此置铁场百户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