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延长县

延长县

唐广德二年(746)改延安县置,属延州。治所即今陕西延长县。宋属延安府。元属延安路。明、清属延安府。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


在陕西省北部、延河下游,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。属延安市。面积 2295 平方千米。人口14.6万。辖6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七里村镇。秦、汉时为高奴县地。西魏废帝元年(552年)设广安县,治今县西,属乐川郡。隋仁寿元年(601年)为避太子杨广名,改广安县为延安县。大业末废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复置。五年移治今延长县。广德二年(764年)取“延水长流”之意改延安县为延长县,属延州。清雍正《陕西通志》:“延长,唐县名。延水经延长入河,故以名县。”宋属延安府。1914年属榆林道,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37年9月,中共陕甘宁边区于此设立固临(固林)县,1948年废固临入延长县。1950年属延安专区。1958年撤销延川县,辖地并入延长县。1961年复设延川县,原延川县辖地划出后成今境。1968年属延安地区,1996年属延安市。地处黄土高原区。黄河流过东部,延河横贯县境。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玉米、黍、谷子、花生为主。矿产有石油和煤。有采油、采煤、农机、卷烟、建材等工业。渭清、延安—延长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宜城山

    在今四川双流县南十二里。《元和志》卷31双流县: “宜城山在县南十二里。出紫草。”《寰宇记》 卷72双流县: “宜城山在县东南一十里。李膺 《益州记》 云: 宜城山在牛饮水南三十里。”

  • 招隐寺

    在今江苏镇江市南郊招隐山东麓。东晋末隐士戴颙居于此。颙死后为寺,寺以山名。今寺为清同治、光绪间重建。附近有昭明太子读书台、增华阁。

  • 叉头镇

    在今河北灵寿县西北七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灵寿县:“北有叉头镇巡检司,后迁于慈峪镇。”

  • 部封山

    在今云南陆良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7曲靖军民府: 部封山 “在陆凉州 (旧州) 西四十里。故芳华县近此山,高耸多花木”。

  • 夫子山

    在今河北隆尧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顺德府一》:夫子山“在唐山县(按:今隆尧县西南尧山)北十里。一名孔冈。出文石五采。元孔璠自曲阜移居于此,许衡又于此建学讲艺”。

  • 苧溪

    在今福建同安县西南。明正统元年 (1436)置巡司于此。清初废。

  • 汝阳台

    在今河南汝南县东。《宋书·刘勔传》:泰始四年(468),北魏将阏于拔“于汝阳台东水上结营。(曲)元德单骑直入,斩拔首,因进攻汝阳台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汝阳县:汝阳台“亦名章华台……谓之汝阳台, 以别

  • 龙登山

    ①在今四川江津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江津县:龙登山在“县东百里。上有虎跳岭,双峰并峙,顶有井泉,四围石壁崭岩,有二路可通。正德八年盗起,义兵屯此,为一方保障”。②在今四川綦江县西,接江津市界。《舆

  • 刀沟

    在今河南舞阳县东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贞元十三年(797)十月,“淮西节度使吴少诚擅开刀沟入汝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南省舞阳县东北,东入郾城县界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贞元十三年(797年),“淮西节度使吴少诚擅开

  • 石漆河

    一名晶河。即今新疆精河县之精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北庭大都护府:“西林守捉,又经黄草泊、大漠、小碛,渡石漆河。”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3:“石漆河或晶河之旧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