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绥镇
亦名榆林镇。明九边之一。初治绥德州(今陕西绥德县),成化七年(1471)移治榆林卫(今陕西榆林市)。此后通称榆林镇。防地东至黄河,西达定边营(今陕西定边县)。分为东、中、西三路。清雍正二年(1724)废。
明九边之一。初治绥德州(今陕西绥德县),成化七年(1471年)移治榆林卫(今陕西榆林市),后通称榆林。防地东至黄河,西至定边营。清初废。
亦名榆林镇。明九边之一。初治绥德州(今陕西绥德县),成化七年(1471)移治榆林卫(今陕西榆林市)。此后通称榆林镇。防地东至黄河,西达定边营(今陕西定边县)。分为东、中、西三路。清雍正二年(1724)废。
明九边之一。初治绥德州(今陕西绥德县),成化七年(1471年)移治榆林卫(今陕西榆林市),后通称榆林。防地东至黄河,西至定边营。清初废。
在今江西铅山县东南陈家寨西南鼓楼门(又名虎头门)阳源山颜家垄。辛弃疾(1140—1207),字幼安,号稼轩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南宋词人。早年曾参加抗金义军,后归南宋,历任湖北、湖南、江西等地安抚使
即今地中海。南宋周去非《岭外代答》卷2:海外诸蕃国“天竺国又其西有海曰东大食海,渡之而西则大食诸国也。大食之地甚广,其国甚多,不可悉载。又其西有海,名西大食海,渡之而西则木兰皮诸国,凡千余”。
即今西藏江孜县东南二十里年堆。明代于此置仰思多万户府。在今西藏自治区江孜县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,仰思多万户公哥怕入朝。
南朝陈武帝陈霸先陵墓。在今江苏江宁县南方山西北麓。《元和志》卷25上元县:陈武帝霸先万安陵“在县东三十八里方山西北。贞观十一年,诏百步内禁樵采”。即南朝陈武帝陈霸先墓。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上坊镇石
1914年改永安县置,属广东潮循道。治所即今广东紫金县。以县城东北有紫金山而名。1920年直属广东省。在广东省东部、东江中游东岸。属河源市。面积3940平方千米。人口80.1万。辖23镇。县人民政府驻
东汉中平二年 (185) 分故鄣县置,属丹阳郡。治所在今浙江长兴县南。以县在山中高原而名。三国吴属吴兴郡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属绥州。武德七年 (624) 又废。
元置,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东南纳赖哈(昭莫多)。本克烈部首领汪罕营帐地,成吉思汗灭克烈,于此置斡耳朵。
在今江苏泗阳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淮安府二》: 崔镇 “在桃源县西北三十里。《河防考》: 桃源县黄河北岸千总驻扎崔镇”。村名。在江苏省泗阳县西北部、京杭大运河东岸。属众兴镇。人口700。宋名崔野镇,简称
明永乐四年(1406)置,治所在今内蒙古科右前旗北公主陵附近。后废。明永乐四年(1406年)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北公主陵附近明代古城。属奴儿干都司。嘉靖四十二年(1563年)向明朝请求袭职。
元至元二十九年(1292)置,属湖广行省。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。辖境相当今贵州毕节、六盘水、息烽、罗甸及三都水族自治县间地。明初废。元至元二十九年(1292年)置,治今贵州省贵阳市。明洪武中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