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庐江郡

庐江郡

①楚汉之际分秦九江郡置,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南,泾县、宣州以西和江西信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。汉武帝后治舒(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三十里城池乡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巢湖市、舒城、霍山县以南,长江以北,湖北英山、广济、黄梅和河南商城等县地。东汉末废。

②三国魏置,属扬州。治所在六安县(今安徽六安市北十里城北乡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六安、舒城、霍山、庐江等市县及寿县部分地。吴所置庐江郡治所在皖县(今潜山县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西南部。西晋时将吴置庐江郡并入,辖境扩大至长江北岸。移治舒县(今舒城县)。南朝宋属南豫州,移治灊县(今霍山县东北)。南齐建元二年(480)移治舒县。梁移治庐江县(今庐江县),属湘州。隋开皇初废。

③西晋置,属扬州。治所在阳泉县(今安徽霍邱县西北八十里临水乡)。后废。

④隋大业初改庐州置,治所在合肥县(今安徽合肥市西,唐移治今合肥市)。唐武德三年(620)改为庐州,天宝元年(742年)复为庐江郡。乾元元年(758年)改为庐州。


(1)楚汉之际分秦九江郡置,辖境相当今安徽省长江以南,泾县、宣城市以西和江西省信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。汉武帝后徙治舒县(今安徽庐江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巢湖、舒城、霍山等市县以南,长江以北,湖北省英山、武穴、黄梅和河南省商城等县市地。其后治所、辖境一再迁改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。(2)隋大业初改庐州置,治合肥县(今安徽合肥市)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改庐州,天宝元年(742年)复为庐江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又改庐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桃叶 (葉) 渡

   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南秦淮河与青溪合流处。宋张敦颐 《六朝事迹编类》 卷 5:桃叶渡,“ 《图经》 云: 在 (江宁) 县南一里秦淮口。桃叶者,晋王献之爱妾名也。其妹曰桃根,献之诗曰: ‘桃叶复桃叶,渡

  • 石湖关

    在今安徽和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8和州:石湖关“绍兴辛酉,兀术再犯境,张俊以兵五千守石湖关,敌遂遁去”。

  • 飞鸾溪

    在今福建宁德市南飞鸾岭下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宁德县:飞鸾溪“源出罗源县境,流入县界,经三屿东,与油溪同入于海”。

  • 晾鹰台 (臺)

    ①在今北京市永定门南三十里南苑。明 《帝京景物略》 卷3: 南海子 “殿傍晾鹰台……台临三海子,水泱泱,雨而潦,则旁四淫,筑七十二桥以渡,元旧也”。明、清为皇帝阅兵练武之地。②在今北京市通县南五十六里

  • 破石山

    在今浙江温州市西北,瓯江南岸。《新定九域志》 卷5温州: 破石山,“ 《永嘉记》 云: 永嘉江南岸有枯石,乃尧时神人以破石为椎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温州府: 破石山在 “府西北二十里。临江壁立,如张

  • 清涧河

    亦作青涧河。在今陕西省北部。源出安塞县北界,东流经子长、清涧二县,又折而东南流经延川县东入黄河。《寰宇记》 卷38绥州废城平县有 “清涧川水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绥德州》: 秀延水,“ 《县志》,清涧水

  • 思寮县

    唐置,属羁縻蕃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西南。北宋废。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西南洛岩西。属桂州所领羁縻蕃州。宋属宜州所领羁縻蕃州,元废。

  • 上冶寨

    在今河北涞源县东南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北宋雍熙三年(986),北伐契丹, 田重进至飞狐北界,命荆嗣出击,“拔上冶、直谷二寨”。即此。

  • 官街

    即今吉林桦甸市。清光绪三十四年 (1908)置桦甸县于此。民国 《东北年鉴》: “桦甸,清光绪三十四年设县,治官街。” 即此。

  • 赤石岭

    在今江西大余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》:赤石岭巡司“在大庾县东北百余里。明洪武二十二年置。旧治峰山里。弘治元年移小溪城,正德中复移于峰山新城。后又移而南,治峰山里水西村。今因之”。古山名。在今江西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