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平潭县

平潭县

1913年由平潭厅改置,属福建东路道。1914年属闽海道。治所即今福建平潭县治潭城镇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


在福建省东部海域,东临台湾海峡。属福州市。由近千个岛礁组成,面积371平方千米。人口38.6万。辖7镇、8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潭城镇。清嘉庆四年(1799年)析福清县东南海坛等岛屿置平潭厅,属福州府。因主岛(海坛岛,又称平潭岛)有一平坦巨石得名。民国《平潭县志》:“而考平潭所由得名之故,又因中有一石,平如坛,俗呼巨石为磹,后遂作潭。”1913年改为县,属东路道。1914年属闽海道,1928年直属省。1949年属第四专区,1950年属闽侯专区。1956年属晋江专区,1959年复属闽侯专区。1971年属莆田地区。1983年属福州市。地域以海积平原为主。三十六脚湖为省内最大天然淡水湖。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甘薯、花生。经济以渔业为主,盛产黄鱼、带鱼、鳓鱼、石斑鱼、梭子蟹、鳀鱼、鲨鱼、马鲛鱼、紫菜、淡菜、海带、蛤、贻贝。中山渔场为省内主要渔场,观鱼澳为著名渔港。工业有水产加工、造船、制盐等。公路由海坛海峡轮渡与福清市小山东交接。竹屿、苏澳为主要货运港口。名胜有半洋石帆、仙人井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什德宗

    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南十六里细德。藏语意为和平。清乾隆《西域同文志》卷18:“西番(藏)语:什德,和平之谓, 盖美其城风俗之词。”

  • 温泉山

    在今云南梁河县东二十五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7南甸宣抚司: 温泉山 “层峰叠嶂,连亘二十余里。林木阴森,下有温泉”。

  • 释迦泊

    在今内蒙古河套北塞外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会昌二年 (842),河东奏: “回鹘兵至横水,杀掠兵民,今退屯释迦泊东。” 李德裕上言: “释迦泊西距可汗帐三百里”。胡三省注: “乌介时移帐保错子山。”

  • 都尉坝

    在今四川南充市南十五里火花镇。《元史·赵匣剌传》: 蒙古中统四年 (1263),“宋刘雄飞以兵犯青居山旧府,匣剌与战于都尉坝,败之”。即此。

  • 钓鱼城

    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十里钓鱼山。南宋淳祐三年 (1243) 于此建城,移合州及石照县治此,成为抗蒙元军政重镇。开庆元年 (1259),蒙古宪宗蒙哥亲率大军十万围攻山城,终因受伤身亡。元至元十五年 (127

  • 武定府

    ①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改武定路置,寻升军民府,万历中罢称军民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南甸县 (今云南武定县东七里旧城)。隆庆四年(1570) 徙治和曲州 (今武定县)。清属云南省,乾隆三十五年

  • 威戎川

    在今甘肃静宁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35平凉府: 威戎川 “在静宁州南四十里。宋于此筑威戎堡,金置威戎县,因名”。

  • 管官套

    即陈公套。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西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江夏县: 管家套 “在城南五里。弘治中郡守陈晦修凿,使水绕城南,商旅得避风涛之险。正德间,‘贼’ 刘六等犯武昌,聚泊于此”。

  • 麻江宗

    即今西藏尼木县北麻江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麻江宗。1960年并入尼木县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尼木县麻江城。1960年与孟嘎宗合并,改置尼木县。

  • 津里山

    一名秦履山。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南太湖中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6常州: 津里山 “在太湖中,晋陵县东南一百三十里。《四番志》 作秦履山,云始皇常登此。今山中有祥符寺,重湖叠嶂之间,颇为幽绝”。《清一统志·常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