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平山

平山

①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北。《山海经·北次三经》:孟门东南有“平山,平水出于其上,潜于其下,是多美玉”。

②即今辽宁营口市东南太平山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盖州卫:“又北有平山,其下有盐场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37盖州卫“石城山”条下:“又平山在卫北五十里,三万卫盐场百户所置此。”

③在今黑龙江省萝北县北。产煤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5:“平山煤矿。矿在萝北县治西,距江岸十余里。光绪三十四年开办。”

④又名屏山。在今安徽泗县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凤阳府虹县:平山“山势平衍,因名”。光绪《泗虹合志》卷1:屏山“环翠如屏。 ‘屏山晚照’为虹八景之一”。

⑤一名九曲山。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平山“在闽县东南七十二里。宋端宗航海时驻兵于此。铲平其顶,故名”。

⑥又名越王山。即今福建福州市北屏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:越王山“在府城北,半蟠城外。东联冶山。一名屏山,以形似屏扆也。亦曰平山”。

⑦在今山东嘉祥县西五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嘉祥县“塔山”条下:平山“山顶四平, 可耕稼云”。

⑧在今山东聊城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东昌府一》 谓平山“土阜隆起如山。旧设平山卫,得名以此”。

⑨即河洑山。在今湖南常德市西三十里。《水经·沅水注》:“沅水又东径平山西,南临沅水,寒松上荫,清泉下注。”

⑩在今广东惠东县(平山镇)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:平山“在归善县东少南七十里。其下为平山驿”。

(11)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怀远县:平山在“县(治所在今老堡乡)北五里。宋平州以此名。亦曰屏山。山东麓有治平州”。

(12)在今宁夏灵武县东北。明嘉靖《宁夏新志》卷3灵州守御千户所:平山在“州东八十里。以形名”。


(1)古山名。在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北。《山海经》:孟门东南“三百二十里曰平山,平水出于其上,潜于其下,是多美玉”。即此。(2)区片名。在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。南至平顶山,北邻东明,东靠东兴村,西到站前。因地处平顶山脚下而得名。大专院校集中于文化路两侧。地工路两侧有机械、丝绸、锅炉等厂。商业发达。东部山腰有清代玉泉阁和滴水洞风景区。(3)集镇名。在云南省梁河县东北部、囊宋河南侧。为平山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390。因地处一块平坦的山顶得名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茶叶、甘蔗、核桃等。特产香蕈、鸡、天然石板。有农具、制茶等厂。有集市。有公路西接保瑞公路,东接腾龙公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椹川村

    即今广东遂溪县西南五十里湛川村。元至元二十一年 (1284) 置巡司于此。即今广东省遂溪县西椹川。元至元二十一年(1284年)置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崇明州

    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置,属扬州路。治所在姚刘沙 (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响哃镇一带)。至正十二年 (1352) 徙州治于故城东北十五里之东沙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降为县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

  • 十五省

    明初沿袭元制,境内分设一个中书省直辖区,若干行中书省辖区。洪武九年(1376)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,十三年(1380)撤销中书省,以所领府、州直隶京师。自宣德三年(1428)以后,全国的府、州分统

  • 南槎村

    即今福建建阳市西南南槎。清乾隆三十一年 (1766) 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辽东国

    西晋改辽东郡置,属平州。治所在襄平县(即今辽宁辽阳市老城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太子河以东以南,鸭绿江以西地区。后复为郡。西晋改辽东郡置,治襄平(今辽宁辽阳市)。后复为郡。

  • 涿郡

    ①西汉高帝置。治所在涿县 (今河北涿州市)。《寰宇记》 卷70: 涿郡 “取涿水以为名”。汉成帝末辖境相当今北京市房山以南,河北易县、清苑以东,安平、河间以北,霸州、任丘以西地区。三国魏黄初七年 (2

  • 秃伯歹

    元代西域人对吐蕃西北部藏族聚居地区的译称。约在今西藏阿里地区西北部及毗邻克什米尔东部拉达克地区。元代以其地藏族为色目三十一种之一。见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卷1“氏族”。

  • 葛隆镇

    即今上海市嘉定区西北十八里葛隆。旧有葛隆庙,镇以庙名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苏州府嘉定县“黄渡镇” 条下称 “葛龙庙镇”。明成化年间知县吴哲始建,故又名吴公市。

  • 东迁镇

    即今浙江湖州市东五十里东迁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湖北府:东迁城“张士诚遣援兵屯旧馆,徐达等分兵营于东迁镇南姑嫂桥,运营十垒,以绝旧馆之援是也”。

  • 欠河

    亦作谦河。今俄罗斯大叶尼塞河、叶尼塞河。《元史·土土哈传》:至元二十九年(1292),“有诏进取乞里吉思。三十年春,师次欠河,冰行数日,始至其境,尽收其五部之众,屯兵守之。……海都闻取乞里吉思,引兵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