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平乐镇

平乐镇

①北宋置,属火井县。即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平落镇。

②即今广西鹿寨县北中渡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洛容县:“东有平乐镇巡检司,治石榴江,后迁县东北中渡。”《清一统志·柳州府》:平乐镇巡司“在洛容县东北七十里。地名中渡,即明初故县也。洪武六年置巡司,在县东十里石溜江,万历十四年迁于此。本朝因之”。


(1)古镇名。明万历三年(1575年)于洛容旧县址置,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北。(2)今镇名。(1)在河南省孟津县东南部。面积64平方千米。人口5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平乐,人口 6000。原名张林庄。明代郭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,取“平安祥和、安居乐业”之意,更名平乐;一说以汉代平乐观遗址得名。1958年建平乐公社,1983年改乡,1993年置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甘薯等。有机械、钢窗、电磁线、色织等厂。焦柳铁路和洛常公路经此。郭氏祖传正骨医术闻名国内,现设有正骨医院。(2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中西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42平方千米。人口6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中华路,人口3.3万。北宋以后历为州、府、县治。镇以县名。1951年为平乐县十区,1956年改设平乐镇。1995年附城乡并入。地处喀斯特河谷地带。产稻、甘蔗、苎麻、柑橙、“沙田柚”等。有化工、农药、水泥、染织、制药、玻璃、制鞋、机械、卷烟、木器、罐头、农机、发电、面粉等厂。为县工商交通中心。公路通荔浦、恭城、钟山等地,水路通阳朔、昭平等地。(3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东北部。面积62平方千米。人口 4.1 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平乐街,人口 1300。以始居人原籍平乐县得名。1951年为陆川县三区,1958年称平乐公社。1962年改区,1966年复公社,1984年改乡,1992年置镇。产稻、薯类、烟叶、荔枝、龙眼、柑橙、茶油、香茅等。有石灰、红砖、铁锅、玻璃罐头瓶、冶炼、竹芒编织等厂。有农贸集市。公路通马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苔峪堡

    明置,即今辽宁凤城市西北青城子镇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3: 青苔峪堡 “嘉靖丁酉岁指挥刘绅、武举李师皋建筑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辽东都司“甜水堡” 条下: 青苔峪堡 “在司南百五十里,以当青苔峪而名”

  • 旺原集

    一作旺远镇。即今山东烟台市西南旺远。旧属福山县。民国 《福山县志稿》 卷1 《镇集》: 旺原集 “在县 (治今福山镇) 东南三十里”。

  • 汲冢

    即魏襄王冢。在今河南卫辉市西二十里。《晋书·束晢传》:“初,太康二年,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。或言安厘王冢,得竹书数十车。”世号汲冢书。《穆天子传》藉此流传下来。《竹书纪年》同时出土,后又散失。据《清

  • 英山

    ①在今湖北英山县东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4庐州府: 英山 “在英山县东五十里。其山峰峦峭拔秀丽,上有井,井上常有云气,望之罕见,见之其年必丰”。县以此山名。②即浈石山。在今广东英德市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

  • 安仁集

    即今山东曹县东北安仁集乡。清康熙《曹县志》卷1《集镇》:安仁集在“县东北三十五里”。

  • 僮县

    ①秦置,属泗水郡。在今安徽泗县东北骆庙乡潼城村。西汉属临淮郡。东汉改为僮侯国,三国魏复改为僮县。西晋属下邳国。北魏属下邳郡。北齐后废。②南朝宋侨置,属北下邳郡。治所在今江苏沭阳县南六里。南齐属北东海郡

  • 三江省

    1934年伪满置,省会在佳木斯市(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)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佳木斯、依兰、勃利、宝清、饶河、汤原、萝北以东以北地。1945年日军投降后废。

  • 菜湖

    在今云南昆明市内。《清一统志· 云南府一》: 九龙池 “在昆明县城内。其地蔬圃居半,故又曰菜海子”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作翠湖。今为翠湖公园。

  • 铁场营

    在今广东罗定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罗定州: 铁场营 “在州东南百里。又东南十五里有惠鸡营,俱嘉靖二十三年设”。

  • 射阳镇

    古为射阳县治。即今江苏宝应县东北六十二里射阳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