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燕滩
亦名巴燕庄。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北巴燕乡。清宣统《丹噶尔厅志》卷6:巴燕峡“在厅城西三十余里, 巴燕庄西北三四里至峡口。峡长五里许,出峡为青海界。海北蒙番从此路进口,西藏番商来丹贸易亦由之,故土人呼为‘藏北路’云”。
亦名巴燕庄。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北巴燕乡。清宣统《丹噶尔厅志》卷6:巴燕峡“在厅城西三十余里, 巴燕庄西北三四里至峡口。峡长五里许,出峡为青海界。海北蒙番从此路进口,西藏番商来丹贸易亦由之,故土人呼为‘藏北路’云”。
即牛牧寺。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(故江陵县城)北。
明置,属宣化县。在今广西南宁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南宁府宣化县“三官堡”条下:大座堡“在府东北三十里。防宾州武缘诸山寇”。
①古“九州”之一。《周礼·职方》:“正北曰并州,其山镇曰恒山,其泽薮曰昭余祁。”恒山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,昭余祁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南。约当今山西、河北一带。②西汉武帝置,为“十三刺史部”之一。辖境相当今山
即辟耳山。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北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 “束马悬车,上卑耳之山。”古山名。又名辟耳山。在今山西省平陆县西北。《史记·齐世家》:“束马悬车,登太行,至卑耳山而还。”参见“辟耳山”。
①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北江口镇。北与福清县接界,为官道所经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莆田县东北有江口寨。②在今贵州锦屏县南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黎平府赤溪湳洞司:江口寨在“司(今锦屏县)南三里”。
东晋咸康八年(342)立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九华山南。《宋书·礼志》:“北郊,晋成帝始立,本在覆舟山南,宋太祖以其地为东游苑,移于山西北。后以其地为北湖,移于湖塘西北,其地卑下泥湿,又移于白石村东。
即今云南鹤庆县南五十里松桂乡 (松桂街)。《清一统志·丽江府》: 松桂营 “在鹤庆州南六十里。明傅友德征佛光寨,驻兵于此”。
亦作㟃峿山、司镇山。在今江苏新沂市南五十里,为马陵山支脉。《水经·沭水注》:横沟水“水发渎右,东入沭之故渎,又南暨于遏。其水西南流,径司吾山东,又径司吾县故城西”。
唐南诏置,为开南节度驻地。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三十一里开南。南诏后期属银生节度。宋大理废。南诏南部重镇。即今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开南。阁罗凤时曾为开南节度驻所。大理前期曾移银生节度驻此,后移
即今广东中山市西侧石岐水道。上承横门水道,南流经市西,又南入磨刀门水入海。清光绪《广东图说》卷1:香山县有“石岐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