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彦塔拉
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南巴彦塔拉镇。1947年科尔沁左翼中旗迁治于此。“巴彦塔拉”,蒙古语意为“富饶的甸子”。1956年科尔沁左翼中旗迁今治保康镇。
集镇名。在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城东部。原名和日毛日巴彦塔拉。固日班花苏木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670。1936年建村,1947年更今名。巴彦塔拉,蒙古语意为“富饶的甸子”。农产玉米、谷子、糜黍、荞麦、大豆,畜产牛、马、绵羊、猪。有公路通旗城。
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南巴彦塔拉镇。1947年科尔沁左翼中旗迁治于此。“巴彦塔拉”,蒙古语意为“富饶的甸子”。1956年科尔沁左翼中旗迁今治保康镇。
集镇名。在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城东部。原名和日毛日巴彦塔拉。固日班花苏木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670。1936年建村,1947年更今名。巴彦塔拉,蒙古语意为“富饶的甸子”。农产玉米、谷子、糜黍、荞麦、大豆,畜产牛、马、绵羊、猪。有公路通旗城。
一名郑公渡。在今福建福州市西南阳岐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二》:阳崎渡“在侯官县西南。波流最险。元郑潜造舟济之,有石刻曰郑公渡”。
一名城头山。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东,汉水南岸。《元和志》 卷27沔州: “晋于今州西临嶂山下置沌阳县,江夏郡自上昶城移理焉。” 南宋绍兴四年 (1134) 岳飞曾驻军于此。咸淳中,德安府亦曾迁治于此。
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天涯镇东南。清光绪《崖州志》卷2:下马岭在“城(今崖城镇)东六十里。斜峙海湾,有一径可通行人。乱石棋布,潮长即不能往来。为州治东路第二重关隘,有汛驻防。麓有巨石,高二丈。雍正间知州
在今陕西榆林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1榆林镇“红山”条下:“又马神山在镇东北二里,秋祭马社于此,因名。”
即苽陂镇。今河南上蔡县北华陂乡。清康熙《上蔡县志》卷2《集镇》:华陂镇在“城北四十里”。在河南省上蔡县西北部。面积67平方千米。人口5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华陂,人口 4410。传春秋末期此地有一陂塘,
①南宋庆元二年 (1196) 置,属将乐县。在今福建将乐县南。元废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复置,十三年 (1380) 又废。②一名黄土关、黄土隘。即今福建邵武市西南黄土关。路通江西广昌、南丰二县,
在今江苏无锡市东五里。相传泰伯所开,故名。唐时曾疏导。《新唐书· 地理志》 无锡县:“南五里有泰伯渎,东连蠡湖,亦元和八年孟简所开。”
明置,在今广西宜州市东四十五里洛东乡大曹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宜山县:大曹关“有巡司,其旁为大曹驿。《志》云:府东四十里为大曹渡,即龙山渡处”。
西夏建,在今陕西子洲县东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绥德军: 克戎寨 “本西人细浮图砦,元丰四年收复,隶延州延川县。七年,改隶绥德城。元祐四年,给赐夏人。绍圣四年收复赐名”。西夏筑,在今陕西省子洲县东北。北
指护密国都城。在今阿富汗东北喷赤河西岸之伊什卡希姆。《旧唐书·高仙芝传》:天宝六载(747),高仙芝伐小勃律,“至特勒满川,即五识匿国也。仙芝乃分为三军:……仙芝与中使边令诚自护密国入,约七月十三日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