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巴东县

巴东县

①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乐乡县置,属信州。治所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北长江北岸旧县坪。《寰宇记》卷148:巴东县“在巴之东,因以为名”。大业初属巴东郡。唐属归州。北宋太宗时移治今巴东县。南宋时尝移江北旧治,后复迁今巴东县。清属宜昌府。民国初属湖北荆南道。1921年属荆宜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

②即东巴县。治所在今四川通江县东一百四十里洪口镇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巴东县:“开元二十三年六月置太平县。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,改为巴东县。”


(1)古县名。又作东巴县(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)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以太平县改名,治今四川省通江县东。“以处巴江之东为名”(《太平寰宇记》)。属壁州。北宋乾德四年(966年)并入通江县。(2)今县名。在湖北省西部,西北邻重庆市。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。面积3219平方千米。人口48.3万,其中土家族占37%。辖10镇、2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信陵镇。秦、汉为南郡巫县地。东汉建安六年(201年)属巴东郡。东晋置归乡县,属建平郡。南朝梁后废。北周天和三年(568年)改名乐乡县,治今县东,属信州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称巴东县,治今长江北岸旧县坪,唐属归州。因在古巴东郡之东得名。《太平寰宇记》归州巴东县:“在巴之东,因以为名。”北宋移治今址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属夷陵州,隆庆四年(1570年)还属归州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属宜昌府。1914年属荆南道,1921年属荆宜道,1927年直属省。1949年属恩施专区,1970年属恩施地区。1983年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,1993年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。地处鄂西山地。县域成南北长条状,南北长达130千米,东西宽仅30千米。长江和清江分别在北部及南部由西向东横穿县境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主产玉米、小麦、稻、油菜籽、烟草、薯类,盛产柑橘、苹果、柿子、核桃、茶叶、油桐、乌桕。草场丰富,为中国山羊基地县。猪鬃、山羊板皮、锦橙为地方名产。矿产有煤、铁、铅、锌、金、锰、磷、石墨、石膏、硫黄、石灰石等。有机械、轻纺、化工、煤炭、电力、冶炼、铸造、建材、食品等工业。209、318国道经此。巴东港为长江重要港口。长江三峡部分库区和清江一级水利枢纽坝址水布垭均在境内。名胜古迹有西陵峡、秋凤亭、神农溪、格子河峰林、无源洞、龙王庙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管社山

    在今江苏无锡市西二十五里。与独山对峙,屹立湖畔。清光绪 《无锡金匮县志》卷2: 管社山 “有项王庙,或云夏王庙。相传独山门为神禹所凿,故祀于此,后乃讹夏为项也”。

  • 奚关站

    又作奚官。明于元奚关总管府地置,在今吉林珲春市西高丽城村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9: 开原东陆路至朝鲜后门有 “奚官” 站。

  • 马肝峡

    在今湖北秭归县(剪刀峪)西北。南宋陆游《入蜀记》:“入马肝峡,石壁高绝处有石下垂如肝,故以名峡。”

  • 独乐寺

    又称大佛寺。唐建。在今天津市蓟县城内。辽统和二年 (984) 重建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》: 独乐寺“在蓟州城西门内,有唐李白书观音之阁匾”。观音阁上下两层,通高23米。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高层楼阁建

  • 凤浦湖

    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。旧属镇海县。明嘉靖《定海县志》卷5:凤浦湖在“县西北灵绪三都,周环十八里”。今已建为水库。

  • 松梁山

    又作嵩梁山。即石门山。在今湖南张家界市南三十里。《初学记》 卷8引 《吴录》 曰: “松梁山,山石间开处,容数十丈。其高,以弩射之,不及其上。”

  • 三丘山

    即岘山。在今浙江东阳市南建设林场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东阳县:三丘山在“县南八里。高三百六十丈,周二十里”。

  • 安山镇

    即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四十四里大安山。以在安山下,故名。明、清时为安山闸,系运河中枢总汇之地。(1)在河北省昌黎县北部。面积80.9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山,人口 3120。因镇北安山得名

  • 乳溪

    一名临溪水。在今安徽绩溪县西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28绩溪县: “此县北有乳溪与徽溪,相去一里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28绩溪县 “绩溪” 条下: 乳溪“出县北十里大坑之凹,为临溪上游。其流清浅屈曲,经县东

  • 那旺国

    约当今孟加拉湾东南部之尼科巴群岛。《元史·外夷传》:至元十九年(1282),杨庭壁“四月还至那旺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