巨津州
元至元十四年(1277)于九赕置,属丽江路。治所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一百五十里巨甸镇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“盖以铁桥自昔为南诏、吐蕃交会之大津渡,故名。”清顺治十六年(1659)废。
唐名罗波九睒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于九睒置州,治今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西北巨甸。以旧为南诏、吐蕃交汇之大津渡,故名。辖境约相当今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西部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地。属丽江路。明属丽江府。清顺治十六年(1659年)废。
元至元十四年(1277)于九赕置,属丽江路。治所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一百五十里巨甸镇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“盖以铁桥自昔为南诏、吐蕃交会之大津渡,故名。”清顺治十六年(1659)废。
唐名罗波九睒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于九睒置州,治今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西北巨甸。以旧为南诏、吐蕃交汇之大津渡,故名。辖境约相当今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西部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地。属丽江路。明属丽江府。清顺治十六年(1659年)废。
战国秦邑。在今陕西澄城县境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孝公七年(前355),“与魏惠王会杜平”,即此。古邑名。战国秦邑。在今陕西省澄城县境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秦孝公七年(前355年),“与魏惠王会杜平”,即此
今四川苍溪县东一里北门沟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5阆州:苍溪县,“《图经》云:隋开皇四年,刺史郑铎以治所狭隘,徙于曲肘川”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24苍溪县:“旧治在曲肘川,去县一里,后周所设也。源出玉
元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即今贵州锦屏县南亮司。明洪武三年 (1370) 改为八万亮寨长官司。永乐元年 (1403) 复改亮寨长官司,属贵州卫。后属黎平府。清以后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锦屏县南。属思州安抚
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镇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21引《舆地纪胜》云:“(夔州)城东有东瀼水,公孙述于水滨垦稻田, 因号东屯。东屯之田,可得百许顷, 稻米为蜀第一。”唐诗人杜甫寓夔州时居此,写了不少咏
亦作安城。战国魏邑,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安釐王十一年(前266),信陵君无忌谓魏王曰,“通韩上党于共、甯,使道安成,出入赋之”,即此。古邑名。成,又作城。战国魏邑。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
明置,在今吉林洮南市东北洮儿河北岸城四家子村。一说在今黑龙江泰来县西北塔子城。后废。
即今上海市嘉定区东南石冈。清光绪《嘉定县志》卷1:石冈门镇在“县治南六里。以水为名”。
①在今江苏宝应县西北黄浦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宝应县: 黄浦溪,“县北二十里有黄浦镇,南通运河,东接凌溪,又东北入射阳湖”。②即今广东五华县西北潭下河,为五华河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长乐县:
清乾隆十八年(1753)设,属蒙古科布多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诺尔湖南。
在今山东曹县东北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济阴郡乘氏侯国: “有鹿城乡。” 《水经·济水注》:“濮水又东北径鹿城南。” 并谓 “ 《春秋》僖公二十一年 ‘盟于鹿上”’ 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