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崆峒岩

崆峒岩

①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98南恩州: 崆峒岩 “生石乳,有石钟鼓,扣之有声。《郡国志》 云: 岩穴中有金膏银液、灵芝、玉髓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阳春县: 崆峒岩在 “县西南十五里。石壁穹窿,深广数十丈”。

②在今广西横县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0横州: 崆峒岩 “石洞玲珑,一名五星岩”。


在广东省阳春市区西4千米处。外观石林起伏,紫翠夺目。居阳春夹江百里诸奇丽岩洞之最。从全国崆峒山而言,居汝州、临洮、安定之后,故又称第四崆峒山。洞内广深约百米,上下层叠如巨厦,并有石柱撑持。大洞通小洞,明室通暗窦,多姿多态的钟乳石,或若飞禽,或似走兽。从南面登第二层石洞,9米高的石钟乳酷似兀立的雄狮。洞中还保存有元、明、清各代的摩崖石刻,为书法艺术爱好者所珍爱。另有钟鼓石,左叩左应、右叩右应,左右叩则一岩皆应,悦耳之声胜于钟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州八万洞总管府

    元至元二十年(1283)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即今贵州今黎平县西北罗里乡。至治二年(1322)废。后复置,明洪武三年(1370)改为古州长官司。

  • 东胜堡

    ①北宋筑,在今陕西府谷县东北。南宋李焘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仁宗庆历元年(1041),民乏饮水,麟府将张亢“以(府)州东焦山有石炭穴,为筑东胜堡”。即此。②明置,属海州卫。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开河城。《清

  • 百岁山

    亦作白岁山。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一百二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3平茶洞长官司:白岁山“在司治西二十里。高耸插天,有积雪浸顶,岁则丰稔,故名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平茶洞长官司:“西有百岁山。”

  • 金扃关

    一名金山关。在今湖北大悟县东黄站镇(黄陂站)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黄安县: “西北有金扃关,亦曰金山关,与河南罗山县界。”

  • 双港

    ①即今江西弋阳县东南双港。清光绪《大清一统舆图》:弋阳县东南有“双港”。②在今湖南岳阳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岳州府临湘县:“双港在县西南六十里。源出方山,二流并导,出桃林,逾西井,过罐子口,入洞庭湖

  • 海龙府

    清光绪二十八年 (1902) 升海龙厅置,属盛京将军 (后改奉天省)。治所在今吉林梅河口市东北海龙镇。辖境相当今吉林梅河口、东丰、东辽、辽源、柳河等市县及辽宁西丰县地。1913年改为海龙县。清光绪二十

  • 广苕山

    在今浙江安吉县(递铺镇)西南二十八里山河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孝丰县:广苕山在“县(治今孝丰镇)南三十里。天目正阴,苕水发源处也”。

  • 垣水

    即今河北涿州市北拒马河支流胡良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涿郡良乡县: “垣水南东至阳乡入桃。”《水经·圣水注》: 垣水 “上承涞水于良乡县。分桃水,世谓之北涉沟。故应劭曰: 垣水出良乡,东径垣县故城北,世

  • 东阳城

    ①在今山东青州市阳水北。《晋书·地理志》:慕容超为刘裕所灭,“留长史羊穆之为青州刺史,筑东阳城而居之”。《水经·淄水注》:“阳水又东径东阳城东南。义熙中,晋青州刺史羊穆之筑此。以在阳水之阳,即谓之东阳

  • 招兴县

    南朝宋元嘉中置,属宋熙郡。治所在今广东高要市东南境。齐属宋隆郡。隋平陈,废入平兴县。古县名。南朝宋元嘉中置,治今广东省高要市东南境。属宋隆郡。隋开皇时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