峨石县
唐总章元年 (668) 置,为东峨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一百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峨石县 “以南有峨石名之”。二年 (669) 为禺州治。天宝初为温水郡治,乾元初复为禺州治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 废。
古县名。唐总章元年(66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东南。为东峨州治,后为禺州治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废入北流县。
唐总章元年 (668) 置,为东峨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一百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峨石县 “以南有峨石名之”。二年 (669) 为禺州治。天宝初为温水郡治,乾元初复为禺州治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 废。
古县名。唐总章元年(66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东南。为东峨州治,后为禺州治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废入北流县。
亦作阿娘坝。在今四川康定县西一百三十里瓦泽乡东北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4程站:纳瓦“下山南行,十五里至阿娘坝。土产饶多,地方俨有富庶之象”。清季设安良厅于此。
即黄堽集。今山东单县西南黄岗镇。
①东汉改吞列县置,属乐浪郡。治所在今朝鲜平安南道宁远附近。三国魏废。②唐武则天久视元年(700)析绥山县置,属嘉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峨眉县东南乐都镇。寻省。③1928年改碾伯县置,属青海省。治所即今青海乐
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改昌国县置,属庆元路。治所即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城关镇。辖境相当今浙江舟山群岛大部分地区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复改昌国县。
即马鞍山。在今广东广州市区北部。《宋史·刘鋹传》:开宝四年(971)伐南汉,潘美破英、雄二州,至泷头,“过马径,去广城十里,砦于双女山下”。即此。在今广东省广州市区西。北宋开宝四年(971年),潘美伐
北宋置,属鄜延路。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北。
(1)在河北省晋州市南端。面积46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营里,人口4100。1953年设乡,1958年撤乡并入总十庄公社。1961年析置营里公社,1984年复乡,1994年改镇。产小麦、
①辽置,为隰州治。治所在今辽宁兴城市西南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海滨县: “濒海,地多碱卤,置盐场于此。”②1948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无棣县东部析置,治北集村 (在今山东无棣县东北)。1950年1月撤销,
在今湖南长沙市西湘江中。《新五代史·楚世家·马殷传 (附《希广传》)》:“彦瑫败希萼于仆射洲。”即此。在今湖南省长沙市湘江中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汉乾祐二年(949年),楚朗州节度使马希萼自朗州攻其弟希
清乾隆四十二年 (1777) 筑。今新疆玛纳斯县。同时建康吉城于其北,两城间筑墙连之,设靖远关。四十四年 (1779) 置绥来县于康吉城。光绪十年 (1884) 合为一城,移治绥宁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