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峡路

峡路

亦名峡西路。北宋开宝六年 (973) 分西川路置,后为至道十五路之一。以在三峡以西而名。治所在夔州(今四川奉节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平武、梓潼、蓬安、垫江、璧山、江津以东,湖北建始、鹤峰以西,陕西留坝、佛坪、镇巴以南以西及甘肃文县。咸平四年(1001)分置利州、夔州二路。


又称峡西路(因在三峡以西得名)。北宋开宝六年(973年)析西川路置,治夔州(今重庆市奉节县),辖境约今四川省平武、梓潼、蓬安和重庆市垫江、璧山、江津以东,湖北省建始、鹤峰以西,陕西省留坝、佛坪、镇巴以南以西及甘肃省文县。咸平四年(1001年)分置梓州、夔州二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巩昌路

    元初改巩昌府置,属陕西行省。治所在陇西县(今甘肃陇西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陇西、漳县、通渭、武山,甘谷等县地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复为巩昌府。元初改巩昌府置,治陇西县(今属甘肃)。为巩昌都总帅府治。辖

  • 木龙洞

    在今广西桂林市伏波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临桂县:木龙洞“在城东癸水门外。《志》云:洞北去伏波岩四百步许,西望叠彩岩百步许,孔道通行,如砥如矢,驱车飞盖,绰然有余,旁复有小洞相通”。

  • 石坎墟

    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北石坎镇。清设石坎汛,有把总驻防。

  • 大汶口遗址

    在今山东泰安市南六十里大汶口村南。地处大、小二汶水会合处。1959年首次发现,进行发掘,考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。后来考古学界即将大汶口遗址及与其相类同的文化遗存命名为“大汶口文化”。1982年定为全

  • 龙伏关

    永定三关之一。在今湖南桑植县东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慈利县:“西北有龙伏关,东南有后平关、黑崇关,谓之永定三关。”

  • 东湖

    ①在今浙江瑞安市城区东部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瑞安县:东湖“在城东北。源出白岩诸山,引流经县北,至帆游山接会昌湖,直达永嘉南门”。②在今浙江临海市城区东隅之东湖公园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台州府:东湖在“府

  • 林寺山

    即今山东海阳县北林寺山。元于钦 《齐乘》 卷1 “火山” 条下载: “又有仓山、林寺、福阜三山。林寺、福阜,淘金之地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36莱阳县: 林寺山 “元亦置金场于此”。

  • 山阳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河内郡。治所在今河南焦作市东十里墙南村北侧。《后汉书·献帝纪》:建安二十五年(220),“奉帝为山阳公”。即此。北魏属汲郡。北齐废。②东晋义熙九年(413)置,为山阳郡治。治所即今江苏淮安

  • 五寨县

    清雍正三年(1725)置,属宁武府。治所即今山西五寨县。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在山西省西北部。属忻州市。面积1383平方千米。人口10.8万。辖3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砚城镇。辽于

  • 曷苏馆路

    金置,治所初在鹤野县长宜镇 (今辽宁辽阳市西南)。天会七年 (1129) 徙治宁州 (今辽宁瓦房店市熊岳城西南七十里永宁镇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辽阳市迤南,盖州市、大连市金州区及瓦房店市一带。明昌四年 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