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峡口

峡口

①即西陵峡口。在今湖北宜昌县西二十五里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: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(219),孙权得荆州,以陆逊为右护军、镇西将军,陆逊 “还屯夷陵,守峡口以备蜀”。

②在今宁夏青铜峡市南黄河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2宁夏镇: “黄河,镇东南四十里,自宁夏中卫流入界,过峡口而东,至灵州所北。” 清王定安 《湘军记》 卷18: 同治九年 (1870) 正月,回民义军与清军 “战于峡口,韦占彪炮殒。金积回蜂集,扼牛头山阻 (黄) 鼎归路。雷正绾乘间突围出,峡口遂失”。


(1)山名。在河南省商城县城关镇东北、大别山支脉青山断裂处。主峰鹰嘴山,海拔350米。山体陡峭,形成两山夹峙之势,故名。谷地长1000米,宽80米,为豫东南通往皖西必经隘口。1938年日军进犯武汉途经此地,遭遇国民党二十六路军三十一师狙击,后称“峡口之战”。有抗日阵亡将士忠烈墓。(2)古地名。即西陵峡口。在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西。东汉建安二十四年(219年),孙权得荆州后,以陆逊为右护军、镇西将军,屯夷陵,守峡口,即此。(3)集镇名。(1)在湖北省南漳县西南部、沮河北岸。属巡检镇,为原峡口镇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1000。因处沮河峡口,故名。襄樊市柑橘基地,有蚕茧、茶叶、龙须草、食用菌等特产。柑橘加工、酿酒业较发达。有机械、罐头、饮料,食品等厂。南烟公路经此。(2)在甘肃省山丹县城东南部、瓷窑口渠东侧。属老军乡。人口690。因处峡谷口得名。山峡石崖上刻有“锁困金川”,为河西走廊咽喉之地。四周草原辽阔,为牧业基地。特产发菜。312国道从南经过。古迹有明代过街楼及峡口城堡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淮安路

    元至元二十年 (1283) 升淮安州置,属淮东道宣慰司。治所在山阳县 (今江苏淮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盐城、淮安、盱眙及安徽天长、五河等县市以北,泗县及江苏泗阳、沭阳以东,赣榆以南,东至海。至正二十六

  • 祥顺山

    即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北祥顺乡。民国熊知白 《东北县治纪要》 黑龙江通河县: “县属祥顺山,距县市七十五里。”

  • 扬溪铺

    一作杨溪。即今安徽绩溪县北三十里扬溪镇。以扬溪在此注入扬之水为名。有官道通宁国县,明、清两代均置扬溪铺驿站于此, 为县北重镇。

  • 龙津水

    ①在今湖南浏阳市西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浏阳县:龙津水“源出道吾山,经县西门外入浏水”。②在今广东海丰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海丰县:龙津水在“县东七里。源出银瓶山,南流至小金笼山下,与赤岸、大小

  • 半路竹

    即今台湾省高雄县西北路竹乡。清康熙间高拱乾《台湾府志》卷2有“半路竹街”。吴新荣主修《台湾县志》说:“本乡昔时因台南桥子头有竹密生,故定名为半路竹。”日本占领期间改为路竹。

  • 芮州

    唐武德二年(619)置,治所在芮城县(今山西芮城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芮城、平陆二县地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

  • 泉上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上谷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 (沙城) 东。东汉废。②1933年8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宁化、清流、归化三县边境析置,治泉上圩 (今福建宁化县东北泉上镇)。1934年12月裁撤。(1)古县名。西

  • 渔涝

    即今广东封开县东北渔涝镇。清道光 《封川县志》 卷2: 墟市有渔涝墟。

  • 州桥

    唐建,北宋改名天汉桥。在今河南开封市。南宋范成大《州桥》诗:“州桥南北是天街,父老年年等驾回。”即此。《清一统志·开封府二》:天汉桥“在祥符县东南。唐建州桥,宋改名。其西有金梁桥,皆跨汴水上”。又称天

  • 汲冢

    即魏襄王冢。在今河南卫辉市西二十里。《晋书·束晢传》:“初,太康二年,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。或言安厘王冢,得竹书数十车。”世号汲冢书。《穆天子传》藉此流传下来。《竹书纪年》同时出土,后又散失。据《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