峙璧山
在今广西宁明县东南思陵村东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5思陵州: 峙璧山 “在州治 (今思陵村) 东六里”。
在今广西宁明县东南思陵村东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5思陵州: 峙璧山 “在州治 (今思陵村) 东六里”。
①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万全都司:大松山“在龙门卫城西一十里。上有古松一株,盘曲森耸,故名。永乐中驻跸于此”。②一名伊克纳喇苏台山。在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承德府》:伊克纳喇苏
在今江苏姜堰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扬州府一》 “鸡雀湖” 条引 《江南通志》: “有於祈湖,在州东北三十里。亦曰於溪,以村得名。其下流入鸡雀湖。”
在今浙江宁海县西南桑洲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宁海县: 桑洲岭在 “县西六十里。有桑洲驿”。
在今江苏镇江市东。《梁书·武帝纪》:大同十年(544),帝至京口,“幸回宾亭,宴帝乡故老及所经近县奉迎候者少长数千人”。即此。
在今四川丹巴县西南水子乡坚正村。清康熙四十年 (1701) 置鲁密坚正土百户。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长乐县置,属齐州。治所在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高城镇。大业三年(607)改高苑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长乐县置,治今山东省高青县东南高城。属齐州。大业三年(607年)改
自陕西凤县东北草凉驿入栈,西南至凤县折东南经留坝县,又南至褒城旧治北鸡头关出栈。北段即古故道(亦称陈仓道),南段即古褒谷道。五代以前自褒谷北上或趋斜谷出眉县(今陕西眉县),或西经故道出陈仓(今陕西宝鸡
在今四川成都市南。《寰宇记》卷72益州:“玉局坛在城南柳堤玉局观内,张道陵得道之所,其一也。”《方舆胜览》卷51成都府:玉局观“道经二十四化,上应二十四气,六十甲子分隶之,玉局化其一也。《彭乘记》:后
又名河关、蒲坂关、蒲津关。战国魏置,故址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东黄河西岸。《史记·曹相国世家》: 参 “以中尉从汉王出临晋关”。即此。战国魏置,在临晋(今陕西大荔县东北)城东黄河西岸,故名。西汉改名蒲津
①西晋太康元年(280)改安阳县置,属临海郡。治所即今浙江瑞安市。《寰宇记》卷99瑞安县:“安固县因界内安固山为名。”东晋太宁元年(323)属永嘉郡。隋开皇十二年(592)省。唐武德五年(622)复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