岗洼村
即今北京市丰台区西南二十里王佐乡东南南岗洼。为南北交通要道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6房山县图:县东北冈窪村。民国《房山县志》图作王岗洼。
即今北京市丰台区西南二十里王佐乡东南南岗洼。为南北交通要道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6房山县图:县东北冈窪村。民国《房山县志》图作王岗洼。
①在今甘肃古浪县东裴家营乡一带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3庄浪卫: 裴家川 “在卫东。东北流,绵亘于靖远卫及宁夏中卫之境,为戍守要地。万历间,设官兵驻守于此”。②即今宁夏中卫县西南米粮川,北流入黄河。《方舆
①亦作萨尔沁、沙儿沁。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南沙尔沁乡。清置驿站于此,为杀虎口至绥远城要道之一。②即今内蒙古包头市东沙尔沁(海岱)乡。清光绪《土默特旗志》卷5萨拉齐厅有萨尔沁村。
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南。《水经·沮水注》:“沮水又东南径驴城西、磨城东。又南径麦城西。……传云:子胥造驴、磨二城以攻麦邑。即谚云‘东驴、西磨,麦城自破’者矣。”《清一统志·荆门州》:驴城“在当阳县东南四十
在今湖南湘阴县西南六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一》: 菱湖 “西接乔江,下达湘水,互为吐纳”。在安徽省安庆市区内。面积8平方千米,以盛产菱藕著名。原为自然水塘,后扩建成游览胜地。内有明史可法“宜城天堑”
元代对今西藏阿里地区的译称。又作纳里速古儿孙。《元史·百官志三》 载:元宣政院依西藏地理建制,分为乌思、藏、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,纳里速即阿里,古鲁孙意为三部。今阿里及克什米尔东部当时为三位领主所辖,即
又作多金。故址在今黑龙江省塔河县西北盘古河东。《清太宗实录》卷51:崇德五年(1640)二月,萨穆什喀等讨伐博穆博果尔叛乱,“有铎陈、阿撒津、雅克萨、多金四木城,拒敌不降,因令右翼梅勒章京率兵来助”。
又称锡布克里河。在今黑龙江省虎林县北。源出虎林县西,东北流入乌苏哩江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虎林厅:乌苏里江“又北纳七虎林河”。乌苏里江支流。清代称稀忽林河,后转音为今名。七虎林,满语意为“沙鸥”。源出
一名古水。在今山西新绛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绛州: 鼓堆泉在 “州北十五里,出九原山,其上有堆如覆釜形,履之如鼓声。水分二派,东曰清泉,西曰灰泉,引入州城,以注于汾水”。
即今河北怀安县北西洋河。源于内蒙古兴和县南,流至河北怀安县东与东洋河合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延乡水“东径延陵县故城北,……又东径罗亭,又东径马城南,又东注修水”。即此。
在今浙江绍兴市南会稽山麓。《越绝书》卷8载:“木客大冢者,句践父允常冢也,初徙瑯琊,使楼船卒二千八百人伐松柏以为桴,故曰木客。去县十五里。”《水经·渐江水注》:“浙江又径越王允常冢北,冢在木客村。耆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