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山阳县

山阳县

①西汉置,属河内郡。治所在今河南焦作市东十里墙南村北侧。《后汉书·献帝纪》:建安二十五年(220),“奉帝为山阳公”。即此。北魏属汲郡。北齐废。

②东晋义熙九年(413)置,为山阳郡治。治所即今江苏淮安市。隋为楚州治。大业初属江都郡。唐为楚州治。南宋绍定元年(1228)改名淮安县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)复名山阳县, 为淮安路治。明初改为淮安府治。1914年又改名淮安县。

③金兴定四年(1220)置,属辉州。治所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南。蒙古至元三年(1266)废。

④明成化十二年(1476)置,属商州。治所即今陕西山阳县。民国初属陕西汉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焦作市东南。以在太行山之南(阳)得名。属河内郡。北魏孝昌中曾为山阳郡治。北齐废入修武县。曹丕即帝位,以汉献帝为山阳公,即此。(2)金兴定四年(1220年)置,治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南。蒙古至元三年(1266年)废。(2)古旧县名。东晋义熙九年(413年)置。“以境内有地名山阳,因名”(《太平寰宇记》)。治今江苏省淮安市。为山阳郡治。隋至宋为楚州治,南宋绍定元年(1228年)改为淮安县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年)复为山阳县,为淮安路治。明、清为淮安府治。1914年因与陕西省山阳县重名,改名淮安县。(3)今县名。在陕西省东南部、秦岭南麓,南与湖北省接壤。属商洛市。面积3514平方千米。人口42万。辖15镇、1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西晋泰始三年(267年)于丰阳川(今城关镇)置丰阳县,属上洛郡,寻废。北魏太安二年(456年)于丰阳川复设丰阳县。皇兴四年(470年)于丰阳县设东上洛郡,永平四年(511年)改为上庸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废上庸郡,属商州。金贞元元年(1153年)降县为镇,辖地入上洛县。明成化十三年(1477年)十二月于今址置山阳县,属商州。1914年属关中道,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50年属商雒专区,1964年改商洛专区。1969年属商洛地区,2001年属商洛市。地处秦岭山地区,金钱河、县河、银花河等流经,均为长江水系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玉米、小麦为主,特产魔芋、九眼莲菜。矿产有铅、锌、铁、锰、重晶石、石灰石、大理石等。工业有农机修配、化工、氮肥、水泥、造纸、制药、面粉、酿酒等。商沙、山漫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唐丰阳塔、白龙洞、天竺山古刹、观音寺、骡帮会馆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夭坝长官司

    明置,治所在今贵州丹寨县东北二十里夭坝司。清康熙五十年(1711)废。

  • 汾西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临汾县置,属吕州。治所即今山西汾西县。大业初属临汾郡。唐武德初属吕州,治所在今汾西县南四十里申村。后属晋州。开元中移治今汾西县东南四十二里后义村。北宋太平兴国七年(982)还治

  • 杏坛

    在今山东曲阜市孔庙殿前,即孔子教授堂之遗址。《庄子·渔父》:“孔子游乎缁帷之林,休坐乎杏坛之上。”司马彪注:杏坛,“泽中高处也”。汉明帝幸宅,尝御此,后世因以为殿。宋天圣间,移大殿于后。讲堂旧址不欲拆

  • 勇士川

    即苑川。在今甘肃榆中县东北夏官营上堡子城。《晋书·乞伏国仁载记》: “司繁遂镇勇士川,甚有威惠。” 即此。古水名。即今甘肃省榆中县宛川河。以在汉勇士县境内,故名。又称苑川。西晋末鲜卑乞伏部迁居于此。十

  • 金窟山

    在今江西金溪县东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9抚州: 金窟山 “在金溪县东。前有金窟,又有仙人麻鞋迹,宛然而存”。《清一统志·抚州府一》: 金窟山“高三百丈,周十五里,与银山相连。中有石窦,乃旧日采金之所”。

  • 梓潼水

    即今四川梓潼、盐亭、射洪等县境之潼江、梓江。《水经· 梓潼水》: “梓潼水出其县北界,西南入于涪,又西南至小广魏南入于垫江。”

  • 伊克明安旗

    清置,旗府驻地大泉(今黑龙江富裕县东大泉子)。1947年裁撤,并入富裕县。

  • 大福先寺

   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郊、瀍河乡唐寺门村内。始建于唐,故址在今寺东五里塔湾村西头俗称“唐寺崖”的地方。武则天曾为福先寺撰写过浮图碑文,著名画家吴道子曾在该寺作“地狱变相”壁画。开元二十一年(733)日本僧人

  • 洋州

    西魏置,治所在丰宁县 (今陕西西乡县西南)。隋大业三年 (583) 废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置,治所在西乡县 (今陕西西乡县)。《元和志》 卷22洋州: “因洋水为名。” 辖境相当今陕西洋县、西

  • 西漷水

    即南梁水,亦即今山东滕州市东北之荆河。《水经·泗水注》:“南梁水自枝渠西南径鲁国蕃县故城东,俗以南邻于漷,亦谓之西漷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