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山口营

山口营

①明崇祯九年(1636)置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南一百四十里山口镇。

②在今广西灵山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廉州府》:山口营“在灵山县东北二十里。瑶出没处,与洪崖堡互相守望,相近有风水营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崖洞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新添葛蛮安抚司。治所在今湖南龙山县东北三十九里石牌洞。明属永顺宣慰司。清废。

  • 于都斤山

    亦作都斤山、乌德犍山。即今蒙古国西南之杭爱山。《周书·突厥传》:“可汗恒处于都斤山,牙帐东开,盖敬日之所出也。”古山名。见于《通典·边防》。又作都斤山(《隋书·北狄传》、《太平寰宇记》)、郁督军山(两

  • 福和墟

    即今广东增城市西北六十里福和镇。清光绪 《广州府志》 卷 69墟市: 增城县有 “福和墟”。

  • 泰历县

    1944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泰安县北部与历城县南部地析置,治泰安 (今山东泰安市)。取二县首字为名。1946年撤销,并入泰安县。旧县名。山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4年由泰安县北部与历城县南部析置,治泰安(

  • 三湘

    ①一说湘水发源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,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潇湘,下游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,总称“三湘”。一说湖南湘乡为下湘,湘潭为中湘,湘阴为上湘,合称“三湘”。近代一般用作湘东、湘西、湘南三地区的总称,泛指

  • 啮 (齧) 桑亭

    在今江苏沛县西南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29徐州沛县: 啮桑亭,“徐广曰: 梁与彭城间有啮桑 (见《史记·魏世家》 集解),谓此也”。

  • 大荔县

    西晋改临晋县为大荔县,治所即今陕西大荔县。北魏初复名临晋县。清雍正十三年(1725)复置大荔县,为同州府治。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在陕西省东部、渭河北岸,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。属渭

  • 钴鉧潭

    ①在今湖南永州市西三里。中有小泉,经愚溪入潇水。唐柳宗元有 《钴鉧潭记》: “钴鉧潭在西山西,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,抵山石,屈折东流,……旁广而中深……其清而平者,且十亩,有树环焉,有泉悬焉。”②在今广

  • 榆林

    即今河北怀来县东榆林堡。《元史· 明宗纪》: 天历元年 (1328),上都倒剌沙遣兵犯大都(今北京),“兵皆次于榆林”。即此。即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榆林堡。《元史·明宗纪》:元天历元年(1328年),上

  • 石脆山

    在今陕西华县西南。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符禺山“西六十里曰石脆之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