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相公岭
在今四川越西县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3四川行都司:小相公岭“在越巂卫城南五十里。山势高耸,石磴崎岖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4越巂卫:小相公岭“自麓至顶十五里,武侯所开也。《志》云:岭四时有雪,往来骑者徙步下山,易履再穿,险峻不可名状”。
在今四川越西县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3四川行都司:小相公岭“在越巂卫城南五十里。山势高耸,石磴崎岖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4越巂卫:小相公岭“自麓至顶十五里,武侯所开也。《志》云:岭四时有雪,往来骑者徙步下山,易履再穿,险峻不可名状”。
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六十里甘都镇。清宣统《甘肃新通志》卷9:“乾隆三年西宁道佥事杨应琚以地势宽广,咫尺黄河,生番出没,议筑土城,周一百七十六丈,高二丈二尺,东西二门,次年工竣。”
即今江苏里运河。《明史·河渠志·运河上》:“明初运粮, 自瓜、仪至淮安谓之里河。自五坝转黄河,谓之外河,不相通。”即今里运河。《明史·河渠志·运河上》:“明初运粮,自瓜、仪至淮安谓之里河。自五壩转黄河
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南五十八里。因地处赵家湖周围岗地,故名。为西周晚期至战国中期古墓葬。1975年以来先后发掘古墓二百九十七座,出土文物有古铜、铁、竹、木器和玉器等一千多件,以错金鸟篆铭文铜戈最为珍贵。
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西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8清平卫: 济生池 “在卫城内西。昔苗 ‘贼’来侵,城中无井,赖此水济急,故名”。
在今湖北通山县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6:通山县有 “通羊水”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一》: 通羊港 “在通山县南五里。源出灵泉山,北流径县西南十里名犀港。又东北至兴国州曰鸡口港,为富水之源”。
亦名三台山。在今广西来宾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来宾县:龙镇山在“县北一里。是县之主山”。
即今安徽黄山市屯溪区东十五里篁墩乡。《江南通志·山川五·徽州府》: 黄墩 “在府西三十里。晋新安太守黄积卒于官,子孙家此,故名。至今有墓存。明程敏政易为篁墩,以地多修篁,其说无据。梁程灵洗、唐朱师古皆
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。属西域都护府。都城在且末城(今新疆且末县城西南)。东汉初为鄯善所并。寻复立。北魏太平真君三年(442)鄯善王比龙避沮渠安周之难,曾奔且末。北魏末,为吐谷浑所并。
宋大理置,属威楚府。在今云南思茅市西南六十二里官房。元属元江路。明废。大理国置,在今云南省普洱县南思茅镇西南官房。元属元江路。后废。
在今西藏日喀则市东北。是日喀则经麻江去拉萨渡雅鲁藏布江的渡口,也是西藏著名渡口之一。藏语“大”即大氏家族之意,“竹卡”意为渡口。东至仁布,西至日喀则,北至乌郁都有道路相通,为后藏交通要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