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小江镇

小江镇

亦曰小港。在今湖南常德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龙阳县:小江镇在“县西北四十里。澧江支流为鼎水,此即鼎水入沅处”。明置小江口巡司。


(1)在江西省信丰县南部。面积232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小江圩,人口460。明代建村,因村东有小溪得名。1950年为小江区,1958年设公社,1984年改乡,1988年改设镇。产稻、花生、甘薯等。有煤矿及水泥、农机、石灰等厂。京九铁路、105国道经此。(2)在广东省阳山县北部偏西、连江上游。面积140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小江,人口1500。1949年属阳山县二区,1952年改属三区。1958年设小江公社,1959年并入阳山公社,属连阳各族自治县。1960年分设小江公社,改属阳山县。1984年设区,1986年设镇。为石灰岩低山丘陵地和连江河谷平原。主产稻,富产油茶、沙田柚、李、蜜柑。建有黄燕滩电站。有采煤、滑石矿等厂(场)。107国道经此,连江可通航。(3)曾名岭岗铺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中部偏东、南流江支流小江西岸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3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光明路。1950年属合浦县,1952年设镇,治今址,属浦北县。1956年属合浦县,1958年称小江公社。1965年复属浦北县,1980年置镇。有爆竹、造纸、瓷器、制药、编织、服装、酿酒、机械、木器等厂。公路通合浦、灵山、南宁、玉林等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央礁

   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中礁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中央礁。1947年改名中礁。

  • 白石陵

    十六国后凉国主吕纂的陵墓。在后凉国都姑臧(今甘肃武威市)域内。《晋书·吕纂载记》:“纂在位三年,以元兴元年(按,实际上应为此前一年的隆安五年,即公元401年)死, 伪谥纂灵皇帝,墓号白石陵。”

  • 侣俸场

    即今四川铜梁县西侣俸镇。清光绪 《铜梁县志》 卷2: 侣俸场 “在县北 (西) 二十里”。

  • 羊市

    或作阳市。又作洛阳县市。为晋代洛阳市场。在洛阳城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)南。《太平御览》卷827引陆机《洛阳记》曰:“阳市在城南。”魏晋时置,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魏晋洛阳故城南。陆机称洛阳城有三市九

  • 曾母暗沙

   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的南端,也是中国领土的最南点。为水下珊瑚礁。中国渔民向称沙排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曾姆滩。1947年称为曾母暗沙。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中的暗沙之一。由珊瑚礁组成。为中国领土最南点。

  • 广平县

    ①西汉置,为广平国治。治所在今河北鸡泽县东南二十里旧城营。东汉属钜鹿郡。西晋后废。北魏太和二十年(496)复置,属广平郡,北齐废。隋开皇初复置,后改为鸡泽县。②东晋于朝阳县侨置,属广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

  • 怡乐镇

    即今四川江安县东长江南岸怡乐镇。清嘉庆 《江安县志》 卷1: 怡乐镇场 “距县十五里。即二龙口。为邑东南聚米之地”。在四川省江安县中部偏东。面积81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怡乐,人口 14

  • 小维摩

    即今云南砚山县西北维摩彝族乡。旧属广南县,有外委分防。民国初改置县佐。

  • 克什克腾部

    一作克西克腾。清内蒙古昭乌达盟八部之一。明后期,达延汗第五子阿赤赖台吉后裔沙喇勒达(自称墨尔根诺颜)始称所部为克什克腾,服属察哈尔汗。天聪八年(1634),林丹汗败亡,沙喇勒达之孙索诺木率部归附后金,

  • 李阳河镇

    明置,属贵池县。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六十里长江东岸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贵池县:有李阳河巡检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贵池县:李阳河,“《志》云,李阳河亦滨江要地也。宋德祐初,元兵犯池州,游骑至李阳河。今李阳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