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招寺
又名喇木契、巴汉招寺。即今西藏拉萨市中心小昭寺,南距大昭寺半里许。相传为公元7世纪中时,由文成公主督饬藏、汉工匠建造。原建筑与内地寺庙相同,后几经焚毁修建,已面目全非。因公主悲思唐朝,故庙门东向。寺中壁画甚多,正殿供有尼泊尔尺尊公主带到西藏的释迦牟尼八岁时镀金等身童像。原为喇嘛教密宗经学院之一。
又名喇木契、巴汉招寺。即今西藏拉萨市中心小昭寺,南距大昭寺半里许。相传为公元7世纪中时,由文成公主督饬藏、汉工匠建造。原建筑与内地寺庙相同,后几经焚毁修建,已面目全非。因公主悲思唐朝,故庙门东向。寺中壁画甚多,正殿供有尼泊尔尺尊公主带到西藏的释迦牟尼八岁时镀金等身童像。原为喇嘛教密宗经学院之一。
北宋置,属怀仁县。在今江苏东海县东北五十四里临洪村。金属赣榆县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废。古镇名。即今江苏省东海县东北临洪。北宋属怀仁县。明置巡检司及盐场于此。
①北齐置,属郢州。治所在慕化县 (今河南信阳县西北)。北周属申州。隋开皇初废。②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显州置,治所在比阳县(今河南泌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泌阳、桐柏、社旗三县。唐改为唐州。天宝元年
即今广东惠来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惠来县: “嘉靖三年十月以潮阳县惠来都置。”即今广东省惠来县。明嘉靖三年(1524年)置惠来县。
亦作罗竹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淳州。治所即今广西横县西北灵竹圩。永贞元年(805)属峦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废。古县名。唐初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北灵竹。属淳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
一作贵长池。即贵口。今安徽贵池市秋浦河入江口。《寰宇记》 卷105贵池县: 贵池,“按顾野王《舆地志》 云,梁昭明太子食此水鱼美,遂立名焉”。《元和志》 卷28池州: “梁昭太子以其水鱼美,故封其水为
又名隆兴场。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北二十里龙潭乡。民国《华阳县志》卷4:龙潭寺“在治东北城外二十里。寺内有龙潭,因以为名”。
即今河北栾城县西北二十里冶河镇。旧名城上堡,清名冶河堡。为栾城县北通石家庄的交通要道。在河北省栾城县中北部。面积47平方千米。人口4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程上,人口 3450。因镇东有冶河故道得名。历为
在今湖南汝城县东一里。《清一统志·郴州一》:苏仙岭“以苏耽得名”。在湖南省郴州市东2.5千米处。又称苏仙山、马岭山、牛皮山、白马岭、龙头岭等。传说汉苏耽于此得道飞升称今名。海拔526米。山势秀丽,万木
即古木马河。源出陕西城固县西南凉水井,东北流经西乡县南会洋水,东注于汉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汉中府西乡县: “牧马河自城固入,径城东南,会洋水。”(1)又名七岭河。相传唐大将尉迟恭曾在河边牧马而得名。
亦作塔米儿河。今蒙古国后杭爱省鄂尔浑河上游支流塔米尔河。《元史·太宗纪》: 二年(1230) 春,“帝与拖雷猎于斡儿寒河。……夏,避暑于塔密儿河”。又作忽尔班达弥尔河 (见欧阳玄 《圭斋集》 卷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