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寿张县

寿张县

①东汉改寿良县置,属东平国。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。南朝宋改寿昌县。北魏复改寿张县,属东平郡。迁治今梁山县西北寿张集。隋属济北郡。唐属郓州。金大定七年(1167)迁今河南台前县竹口镇,十九年(1179)复还旧治,属东平府。元属东平路。明属东平州,洪武十四年(1381)徙治王陵店(今阳谷县东南寿张镇)。清属兖州府。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。1925年属东昌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1964年撤销,将金堤以北地区并入阳谷县,金堤以南地区并入范县。

②北周改淮恩县置,为淮阴郡治。治所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码头镇。隋开皇初改为淮阴县。


(1)古县名。北周改怀恩县置,治今江苏省淮安市西南。为东平郡治。隋开皇元年(581年)改名淮阴县。(2)古旧县名。东汉光武帝改寿良县置,治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南,属东平国。南北朝时有二寿张县,此属兖州东平郡。又别置寿张县,治今梁山县西北寿张集,属济州东平郡。北齐废兖州东平郡寿张县入须昌县,而存属济州者。隋属济北郡。唐属郓州。金大定七年(1167年)河水坏城,徙治于今阳谷县西南竹口村。十九年复还旧治。属东平府。元属东平路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省入须城、阳谷二县,十三年复置,徙治王陵店,即今阳谷县东南寿张镇。属兖州府。清沿袭不改。1964年并入阳谷县和河南省范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宁后屯卫

    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置,属辽东都司。治所在懿州(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北塔营子乡)。永乐八年(1410)移治义州卫城(今辽宁义县)。后废。明洪武二十八年(1395年)置,治今辽宁省阜新市东北塔

  • 葛陂城

    又名葛陵城。在今河南新蔡县西北五十里。《续汉书 ·郡国志》 汝南郡鲖阳侯国注引 《皇览》 曰: “县有葛陂乡,城东北有楚武王冢,民谓之楚王岑。”

  • 新安洞

    一作洞口。在今安徽歙县西南约三十里。《新唐书·王雄诞传》: “歙贼汪华据郡称王且十年,雄诞还师攻之,华以劲甲出新安洞拒战。雄诞伏兵山谷,以弱卒数千斗,辄走壁。华来攻,壁中奋殊死,不可下。会暮还,雄诞伏

  • 甘谷县

    ①金升甘谷城置,属秦州。治所在今甘肃通渭县西南。贞祐四年(1216)属西宁州。元废。②1928年改伏羌县置,属甘肃省。治所即今甘肃甘谷县。(1)古县名。金升甘谷城置,治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南。属秦州。元废

  • 来同堡

    北宋崇宁三年(1104)改甘朴置,属河州。在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西北。金属积石州。元废。

  • 高河

    ①在今河北高阳县东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高阳县: 高河 “自马家河淀分流,其别出者曰猪龙河,俱引而东,经高阳故城南,又东北经安州界,下流入白洋淀,合雄县之瓦济河。《志》 云: 高河旧流,自县境东

  • 下社镇

    即今山西应县东南下社镇。1941年2月,驻大同日军黑田帅团包围应县下社镇和小石口村,残杀群众和外地商人一千六百五十人,烧房八百五十余间,制造了著名的“下社惨案”。在山西省应县中部。面积52.7平方千米

  • 平渡关

    ①在今山西吉县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20平阳府:平渡关“在吉州西北一百二十里,临黄河”。明置巡司于此。②即今山西大宁县西南平渡关。《清一统志·平阳府一》:平渡关“在吉州城西北九十里。临黄河,为津济要口”

  • 梁山寨

    北宋置,属历阳县。在今安徽和县南长江西岸西梁山下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5: 和州历阳县有“梁山、栅江二寨”。

  • 七淜

    在今云南姚安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姚安军民府:七淜“在府城西南。土人称陂堰为淜,凡七,皆前代所筑,潴水灌田,民皆赖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