宾化县
①南齐置,属广熙郡。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境。隋废。
②隋置,属牂牁郡。治所即今贵州贵定县西南平伐镇。唐属牂州。后废。
③唐先天元年 (712) 以避明皇讳改隆化县置,属涪州。治所即今四川南川市。北宋熙宁三年(1070) 改为宾化砦。
古县名。(1)隋置,治今贵州省贵定县西南平伐,属牂柯郡。唐后废。(2)唐先天二年(713年)改隆化县置,治今重庆南川市,属涪州。北宋初复改隆化县。
①南齐置,属广熙郡。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境。隋废。
②隋置,属牂牁郡。治所即今贵州贵定县西南平伐镇。唐属牂州。后废。
③唐先天元年 (712) 以避明皇讳改隆化县置,属涪州。治所即今四川南川市。北宋熙宁三年(1070) 改为宾化砦。
古县名。(1)隋置,治今贵州省贵定县西南平伐,属牂柯郡。唐后废。(2)唐先天二年(713年)改隆化县置,治今重庆南川市,属涪州。北宋初复改隆化县。
又名白羽。即今河南西峡县治。《左传》: 僖公二十五年 (前635),“秦、晋伐鄀……秦人过析隈”。即此。后为楚邑。《左传》: 昭公十八年 (前524),“冬,楚子使王子胜迁许于析,实白羽”。秦置析县。
①在今山西临汾市西。《水经·汾水注》:“汾水南与平水合,水出平阳县西壶口山, ……其水东径狐谷亭北, ……又东径平阳城南,东入汾。”②平阳府(今山西临汾市)的别称。以城西汾水支流平水而得名。金、元时置
在今贵州遵义县东南,下临乌江。《明史·童元镇传》: 万历二十八年 (1600) 讨杨应龙叛乱,“前哨参将谢崇爵乘势督泗城及水西兵再拔河渡关”。官军惨败。在今贵州省遵义县东南。下临乌江,为通贵阳要隘。明
明弘治七年(1494)改思印江长官司置,属思南府。治所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。民国初属贵州镇远道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1986年改设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。清爱必达《黔南识略》卷16:印江县“思
①隋仁寿四年(604)升汉源镇置,属雅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北四十里九襄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2汉源县:“因汉川水为名。”大业初属临邛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)为登州治, 九年(626)属雅州,贞观二年(6
一名三舍堡。明置,属松潘卫。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北一百十七里黄龙乡(三舍驿)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卷31《边防记》:“三舍者,去(松潘)卫城九十里而遥也,为小河适中地,有把守指挥一员,管辖上至望山,下至四
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结雅河 (精奇里江) 支流谢列姆札河。源出外兴安岭,西南流注入结雅河。《北史·室韦传》: “从钵室韦西南四日行,至深末怛室韦,因水为号也。”
①在今湖北通山县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3兴国军:石牛潭“在通山。后唐南米仓米耗大半,占者曰,此石牛所啖,因凿其颐, 自是米不复耗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通山县:石牛潭在“县东五里。有石涧六十里,下流入于长
即今江苏姜堰市。《宋史·河渠志七》: 南宋绍兴四年 (1134),诏毁 “泰州姜堰……务要不通敌船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泰州: 姜堰 “在天目山前,濒运河。北至西溪,通运盐以达上河”。古水利工程名。
即开远门。唐长安外郭城西面偏北的一门。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郊大土门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