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宝顶山摩崖造像

宝顶山摩崖造像

在今四川大足县城东北三十里宝顶山。摩崖石刻为宋蜀中名僧赵智凤募化主造,自南宋淳熙六年 (1179) 至淳祐九年 (1249),历时七十余年。石刻共十三处,造像数以万计。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为最大。巨型雕刻三十余幅,最著者有六道轮回、华岩三圣像、千手观音像、释迦涅槃圣迹图、九龙浴太子、孔雀明王经变、无量寿佛经变像、地狱变像等。对研究宋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料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重庆市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宝顶山。大足石刻的组成部分。山上多佛像石刻,佛徒朝山进香,有“上朝峨眉,下朝宝顶”之说。石刻创始人为宋蜀中名僧赵智凤(奉行唐柳本尊密教)。始建于南宋淳熙六年(1179年)至淳祐九年(1249年),历70余年始成。石刻共13处,造像数盈万。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为最大。大佛湾为幽深的马蹄形山湾,长500米,岩高约15~30米。雕刻分布在东、南、北三面,相传赵智凤先以小佛湾为蓝图,后在此雕造。巨型雕刻30余幅,最著者有六道轮回、广大宝楼阁、华严三圣像、千手观音像、释迦涅槃圣迹图、九龙浴太子、孔雀明王经变、毗卢道场、父母恩重经变像、大方便佛报恩经变像、观无量寿佛经变像等。以宋代雕刻最有特色,保存完整,趣味性和故事性强。造像规模宏大,数量众多,在艺术上也有重大价值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。

宝顶山摩崖造像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下邽县

    秦置,属内史。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故市镇故县村。西汉属京兆尹。北魏初移治今市东北巴邑,改名下封县。隋大业二年(606)复为下邽县,属冯翊郡。十一年(615)移治今下市北吉镇。唐属华州。元废。古县名。

  • 抱透岩

    在今海南东方黎族自治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5感恩县: “抱透岩在县东北五十里。岩在山巅,口仅二尺许,内阔如巨室,黎人常藏谷帛于此。”抱陵港 即今海南文昌县东北宝陵港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琼州府文昌

  • 大兴郡

    北魏置,属盐州。治所在大兴县(今陕西定边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定边县、宁夏盐池县和内蒙古鄂托克旗部分地。西魏改名五原郡,寻又改为大兴郡。后复为盐州。北魏神䴥四年(431年)平夏赫连昌后置,

  • 郁 (鬱) 阳县

    南朝宋置,属晋兴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西南部左江中下游、邕江以北。南齐以后废。

  • 桑园峡

    又称大峡。黄河上游峡谷之一。在甘肃省兰州市以东。长21.8千米,水面宽120~130米,落差22米。两侧岩岸壁立,峡中有险滩、急流。

  • 汤泉

    ①即汤山之温泉。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三十里。顾炎武《昌平山水记》卷上:“汤山在州东南三十里,有温泉可浴。《水经注》:㶟水又东温泉水注之,疑即此也。”②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温泉区。《元和志》

  • 赤壁山

   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城北30千米处。群山罗列,峭拔千寻,临江而秀,横亘数里。山麓有寻胜桥,下涧喷石,作碎玉声。招凉台,背山面江,林木四荫,崖壁上镌“赤壁”二字,笔划遒劲,山以此得名。道旁有小盘石。悬

  • 苏尼特右翼旗

    后金崇德七年(1642)置,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。驻地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东南哈布其勒西南。1914年属察哈尔特别区,1928年属察哈尔省。1947年迁驻温都尔庙(今苏尼特右旗东南朱日和镇),划归内蒙古

  • 悉邻 (隣) 县

    唐贞观二年(628)置,属羁縻涂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。后废。

  • 红岩县

    即红江县。1935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置,治所即今四川广元市南红岩镇。即“红江县(2)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