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昌县
1925年改宝昌设治局置,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。治所即今内蒙古太仆寺旗驻地宝昌镇。1928年属察哈尔省。1948年与沽源县合并为宝源县,1950年复设宝昌县。1956年撤销宝昌县,并入太仆寺左旗 (改设太仆寺旗)。
旧县名。1925年由宝昌招垦设治局升县,治宝昌城(今内蒙古太仆寺旗驻地宝昌镇)。1935年裁撤,与沽源县合并,设置宝源县。1950年又由宝源县分出,复置宝昌县。仍驻宝昌城。原属察哈尔省,1950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1956年撤销,并入太仆寺、正蓝、正镶白三旗。
1925年改宝昌设治局置,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。治所即今内蒙古太仆寺旗驻地宝昌镇。1928年属察哈尔省。1948年与沽源县合并为宝源县,1950年复设宝昌县。1956年撤销宝昌县,并入太仆寺左旗 (改设太仆寺旗)。
旧县名。1925年由宝昌招垦设治局升县,治宝昌城(今内蒙古太仆寺旗驻地宝昌镇)。1935年裁撤,与沽源县合并,设置宝源县。1950年又由宝源县分出,复置宝昌县。仍驻宝昌城。原属察哈尔省,1950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1956年撤销,并入太仆寺、正蓝、正镶白三旗。
在今广东龙川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惠州府龙川县:龙台岩“有巨石如台,台下为岩,岩前有池”。
北魏置,为临松郡治。治所即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东南马蹄乡。北周废。古县名。北魏时置,治今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东南马蹄镇,为临松郡治。北周时废。
即今湖南津市市。明宪宗时置三州驿于此。清名津市渡。《清一统志 ·澧州》: 津市渡 “在州东二十里”。津市镇在渡口,清设澧州通判,又尝寄州治于此。
夏有鬲氏。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北武家庄。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 载:后羿为寒浞所杀,其大臣“靡奔有鬲氏”。后“靡自有鬲氏收(斟灌、斟寻)二国之烬,以灭浞而立少康”。即此。春秋时为齐国鬲邑,秦置鬲县。
①西魏大统元年(535)置,在今陕西韩城市东北六十里龙门山。关下即禹门渡。②北周置,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龙门山下。《元和志》卷12龙门县:龙门关“在县西北二十二里”。关下有禹门渡。③明隆庆中置,属龙安府
即今广东乐昌市北九峰镇。元、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(1)在福建省平和县西南部,扼九峰溪上游,与广东省相邻。面积211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门楼,人口260。以境内九峰山得名。原名河头。明正
唐永徽四年 (653) 以契苾部置,属燕然都护府。治所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南中戈壁省一带。总章二年 (699) 属安北都护府。后废。唐羁縻都督府。贞观六年(632年)以铁勒契苾部置,治凉州(州治姑臧县,
即今广东斗门县(井岸镇)西北斗门镇。清设黄梁都司驻此。
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南,长江北岸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江水“又东径忌置山南, 山东即隐口浦矣”。
亦名龙居店。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蒲台县“三姑台”条下:龙居店“亦曰龙混镇。相传宋太祖微时尝潜寓于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