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宋城县

宋城县

①南朝宋置,属汝阴郡。治所当在今安徽阜阳市境。后废。

②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睢阳县置,为宋州治。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县南一里。大业三年(607)为梁郡治。唐武德四年(621)为宋州治。北宋景德三年(1006)为应天府治。大中祥符七年(1014)定为南京。金为归德府治,承安五年(1200)改为睢阳县。南宋绍定元年(1228)复为宋城县,仍为归德府治。元改为睢阳县。


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睢阳县置,治今河南省商丘市南。为宋州治。大业初为梁郡治。唐又为宋州治。北宋为应天府治。金承安五年(1200年)复改为睢阳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安西人西域道

    唐时中原地区对西域交通的道路名。附见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,系根据贾耽所记从边州入四夷道路转载。所言入西域道,除在今新疆境内的若干支线外,其主要干线有二:(1)为由焉耆(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)至安西(

  • 晶溪堡

    在今广东龙门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二》: 龙门寨,“ (明) 弘治中建县,徙巡司于县东黄沙坳,分立水西、晶溪等十八寨于县境。本朝改诸寨为堡,总立龙门寨以统之”。

  • 安县

    ①明洪武七年(1374)改安州置,属保定府。治所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安州镇。十三年(1380)复为安州。②明洪武七年(1374)降安州置,属成都府。治所即今四川安县。明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四川卷上:“安县

  • 光迁县

    北周保定三年(563)改房陵县置,为光迁郡治。治所即今湖北房县。隋为房陵郡治。唐初为迁州治。贞观十年(636)改为房陵县。古县名。北周武帝时改房陵县置,治今湖北省房县。隋为房陵郡治。唐贞观十年(636

  • 江会郡

    北周天和五年(570)改开江郡置,属开州。治所在新浦县(今四川开县西南南门镇西北)。建德五年(576)废。北周天和五年(570年)改开江郡置,治新浦县(今重庆开县西南)。属荆州。辖境约当今重庆市开县、

  • 坝洒

    又作八洒。即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西北三十二里坝洒农场场部驻地。清乾隆时设坝洒汛。壮语“坝”为口子或河谷,“洒”为簸箕形,意即簸箕形的河谷地带。

  • 隘口河

    在今辽宁义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义州卫: 隘口河 “在卫东北八十里。源出废川州之双峰山,流入清河”。

  • 淮宁府

    北宋宣和初升陈州置,属京西北路。治所在宛丘县 (今河南淮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周口、项城二市及淮阳、商水、西华、沈丘等县地。金改为陈州。北宋宣和元年(1119年)升陈州置,治宛丘县(今河南淮阳县)。属

  • 观音桥

    原名栖贤桥。又名三峡桥。在今江西星子县北庐山含鄱口下栖贤谷。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(1014)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5南康军:三峡桥“在庐山之归宗寺,最为庐山之雄观。苏子由记曰:水行石间,声如雷霆,如千乘车

  • 北关隘

    在今广东普宁市北洪阳镇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普宁县:北关隘在“县城(今洪阳镇)北。城南有南关隘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