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蜀城
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西陵峡口南岸。《陈书·章昭达传》:太建二年(570),“周兵又于峡下南岸筑垒,名曰安蜀城。于江上横引大索,编苇为桥,以度军粮。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,施于楼船之上,仰割其索,索断粮绝,因纵兵以攻其城,降之”。
北周筑,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峡口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陈太建二年(570年),司空章昭达攻梁,梁于峡口南岸筑安蜀城,被章昭达攻破,即此。
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西陵峡口南岸。《陈书·章昭达传》:太建二年(570),“周兵又于峡下南岸筑垒,名曰安蜀城。于江上横引大索,编苇为桥,以度军粮。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,施于楼船之上,仰割其索,索断粮绝,因纵兵以攻其城,降之”。
北周筑,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峡口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陈太建二年(570年),司空章昭达攻梁,梁于峡口南岸筑安蜀城,被章昭达攻破,即此。
即今陕西洛川县东南八十里武郊。《寰宇记》卷35鄜州:“隋大业三年罢州,置鄜城郡。其年自杏城移理于五交城,即今州理。”
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部谏义里一带。见 《元史·爪哇传》。
①西汉末称宛 (今河南南阳市) 为南都。《汉书·食货志》: 王莽 “遂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。……洛阳称中,余四都各用东西南北为称”。宛在洛阳之南,故称南都。东汉时因南阳郡是光武帝生长之地,在京都洛阳之
①在今云南大理市北,大理古城西。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: 画卦台 “在太和县 (今大理古城) 西龙泉峰下。《旧志》,诸葛亮屯军之地,世传亮于草莱中,得石刻伏羲象,因画八卦作台祀之。今俗名祭天台”。②在今
金置,属历城县。即今山东济南城东三十里王舍人庄。古镇名。金置,即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东北王舍人镇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济南府历城县有王舍人店镇,即此。
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6清丰县:主簿寨堡在“县东南三十里。……皆有小城,周一里有奇,可以守御”。
即今江苏常熟市西南十二里莫城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苏州府常熟县: 莫城 “在县南七里。相传莫邪铸剑处,一名剑城。今曰莫门塘。《寰宇记》云: 汉时莫宠所筑,以捍海寇”。在江苏省常熟市西南部,昆承湖、元
即今四川仪陇、营山县境之仪陇河。《寰宇记》 卷139蓬池县: “验江水一名流江水。西来自仪陇县界,东流经县理北,又东南流入良山县。” 流至渠州流江县 (今渠县) 注入渠江。
在今湖北安陆市西。《周书·于翼传》:建德二年(573),“时属大旱,涢水绝流。旧俗,每逢亢阳,祷白兆山祈雨”。《寰宇记》卷132安陆县:白兆山在“县西三十里”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1德安府:白兆山“上有桃
即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东南石坪镇。清道光《江北厅志》卷2:石柱场“去城三十五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