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宜县
南齐置,属阳平郡。治所在今江苏宝应县西南。以安宜溪为名。梁为阳平郡治。隋属江都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为沧州治。七年(624)改属楚州。上元三年(762)改名宝应县。
古县名。南朝齐置,治今江苏省宝应县西南。属阳平郡。梁为郡治。隋属江都郡。唐初迁治今宝应县。属楚州。宝应元年(762年)改名宝应县。
南齐置,属阳平郡。治所在今江苏宝应县西南。以安宜溪为名。梁为阳平郡治。隋属江都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为沧州治。七年(624)改属楚州。上元三年(762)改名宝应县。
古县名。南朝齐置,治今江苏省宝应县西南。属阳平郡。梁为郡治。隋属江都郡。唐初迁治今宝应县。属楚州。宝应元年(762年)改名宝应县。
即汉宕渠城。在今四川渠县东北七十四里土溪乡渠江南岸城坝古城。《后汉书·吴汉传》李贤注:宕渠县“故城在今渠州流江县东北,俗名车骑城”。《寰宇记》卷138渠州:宕渠县“今即流江县东北七十里宕渠故城是也。其
北宋时对西藏扎囊县桑伊区的汉译称。宋张方平《乐全集》卷22:“秦州奏唃厮啰事”,称唃厮啰为“西域武三咩人”。吐蕃王朝(约629—842)沿臧河流域(今雅鲁藏布江)南北两岸设置称为“如”的军政区域四个,
即今宁夏固原县西北头营乡。清宣统《固原州志》卷1:北路塘汛有头营。
①即今广西鹿寨县西北中渡。明万历十四年(1586)移平乐镇巡司于此。②在今四川雅江县雅砻江东岸河口乡。清康熙五十八年(1719)于此设渡, 因位于上下渡之间,故名。雍正八年(1730)于此设德清营,乾
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二十五里大盂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太原府阳曲县:“大盂城,府东北八十里。”春秋晋盂县治此。见“大祁城”。
在今广西苍梧县西南新地镇长盈村城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8苍梧县: 废歌罗城,“ 《志》云: 在府西南六十里。隋开皇中,李贤所筑以屯兵处。久废”。今遗址尚存。
即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西之小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景宁县: 彪溪在“县西五十里。《志》云:县境之水自庆元界来,又自龙泉县大溪诸水分流入境,回环曲折,合县境诸溪流,经县北,东注青田之大溪”。
北魏置,治所在赵兴郡定安县 (今甘肃宁县)。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为宁州。
今安徽郎溪县治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6广德军: “端拱元年以广德县郎步镇置建平县”,即此。以郎姓所居埠头为名。桐川亦以此称为郎溪。古镇名。即今安徽省郎溪县。属广德县。北宋端拱元年(988年)于此置建平县
①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北十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湖州府: 卞山 “下有金井洞。吴越时黄龙见此,改曰黄龙洞”。②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栖霞岭之后山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一》: 黄龙洞 “在钱塘县栖霞岭后。宋淳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