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安仁镇

安仁镇

①唐置,属衡州。在今湖南安仁县西南。五代唐清泰二年(935)改为安仁场。

②北宋置,属内江县。在今四川内江市南十里东贤铺。

③元置,属曲周县。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北五十里。明改名马罗堡。

④元废安仁县置,属大邑县。即今四川大邑县东南安仁镇。民国时川军将领刘湘、刘文辉为本镇人。镇口有“地主庄园陈列馆”。

⑤即今陕西大荔县东北安仁镇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二》“赵渡镇”条下:朝邑县西有“安仁”镇。


(1)在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东部,东邻龙游县。面积23.3平方千米。人口1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仁,人口 1100。唐设驿站于此,派兵镇守,盗不敢窃,遂名安仁。1930年置镇,1936年废。1950年为吕家乡,1956年并入高家乡。1958年析置安仁公社,1994年置镇。产稻、棉花、柑橘等。有印刷、包装等厂。浙赣铁路、兰贺公路经此,为衢江区东大门。(2)在浙江省建德市东北隅,邻桐庐县。面积32平方千米。人口 9000。镇人民政府驻安仁,人口830。因处安仁山麓,故名。民国时置镇,1950年为安仁乡,1961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2年置镇。产稻、油菜籽、茶叶、生漆。生漆生产已有千年历史,誉为“严漆之乡”。有水泥、电缆、电器等厂及煤矿。为建德市东大门,320国道经此。(3)在浙江省龙泉市东部。面积208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仁,人口 4780。明弘治十一年(1498年)《刘氏宗谱》:“以民俗仁厚,居者为安。”取名安仁。1933年置安仁镇,1947年废。1949年为安仁乡,1951年分设安仁、建安二乡,1956年合并称建安乡,1958年后改公社。1984年复为乡。1985年改置镇,名安仁。1992年福源、天平、胜利三乡并入。安仁溪注入紧水滩水库。产木材、毛竹、茯苓、木耳、香菇。为市境东部重镇。丽浦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永和桥。(4)在山东省禹城市西南部。面积66.3平方千米。人口2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仁,人口 3840。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、山东诸城及河北密云(今属北京)迁来数户人家立村,大家安居乐业,仁义相处,故取村名“安仁”。1949年为禹城安仁区,1951年改称十区,1952年并入三区。1958年2月建安仁乡,同年9月改称安仁公社,12月改属高唐县。1961年复属禹城县。1984年置安仁乡。1995年改置安仁镇。徒骇河、赵王河、施女河及引黄干渠流经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棉花等。畜牧业较兴旺。有农修、酿酒、造纸、砖瓦等厂及建筑公司。308国道及禹丁公路经此。(5)在四川省大邑县东南部。面积58平方千米。人口6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仁,人口 4700。因驻地于唐武德三年(620年)至元至元二十一年(1284年)为安仁县治所,故名。1953年析安仁乡场置安仁镇,1958年并入安仁公社,1963年复置安仁镇。1985年撤安仁乡并入,1992年撤苏家、元兴二乡并入。有机修、印刷、酿酒、榨油、木材加工、建筑等业。大新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古县地遗址。有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。(6)在陕西省大荔县东北部。面积57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仁,人口 5300。相传村北有白马将军户鄂墓冢,故名白冢。明成集镇。清雍正《陕西通志》为安仁镇,同治年间设安仁局。1958年设安仁公社,1983年设镇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,盛产西瓜、花生、苹果。有棉绒、水暖器材、电机、塑料、冶炼、榨油等厂。大荔县棉花原种场驻此。有公路通渭韩公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牛栏峒

    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宝庆府二》:牛栏峒“领城溪等九砦”。

  • 道士洑

    即今湖北黄石市东南西塞山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大冶县: 西塞山砦 “在西塞山北,即道士洑也。《志》 云,自县北二十里牛马隘山连延为章山,自章山以至县东九十里道士洑,脉皆相接。唐曹王皋攻淮西尝结砦于此

  • 真觉寺

    ①又名五塔寺。在今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东长河北岸。明永乐时创建。成化九年 (1473) 又在寺内建金刚宝座石塔一座。清乾隆二十六年 (1761)因避雍正帝胤禛讳,改名大正觉寺。20世纪30年代寺毁,今仅

  • 建福县

    北宋崇宁元年 (1102) 升岑水场置,属韶州。治所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北。南宋建炎初废。古县名。北宋崇宁元年(1102年)升岑水场置,治今广东省翁源县西北小宝山南麓。属韶州。南宋建炎初废。

  • 王道寨

    即今河北南宫市东南十五里王道寨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4南宫县图:东南有王道寨。集镇名。在河北省南宫市区东南部。王道寨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3540。东汉王霸与邳彤合兵攻邯郸,曾扎营于此,故名王霸寨

  • 阳桥

    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北。《左传》:成公二年(前589),“楚侵及阳桥”。杜注:“阳桥, 鲁地。”春秋鲁地,在今山东省泰安市西北。《左传》成公二年(前589年):晋、卫伐齐,“楚令尹子重为阳桥之役以救齐”。

  • 长岐驿

    明洪武元年(1368)置,属文昌县。在今海南省琼海市东北长坡镇。

  • 伏牛山

    ①在今山西潞城县东南十五里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刈陵县有伏牛山。唐景云三年(712)黄龙见于此。②在今山西沁县西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“铜鞮山”条下:伏牛山“山有龙泉,漳河源出焉”。《清一统志·沁州

  • 垓下

    又名垓下聚。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,沱河北岸。一说在今河南鹿邑县境。《史记· 项羽本纪》: 汉高帝五年 (前202),楚、汉两军在垓下决战,项羽大败。张守节 《正义》: “垓下是高冈绝岩,今犹高三四丈,其

  • 朴窝山

    在今云南昭通市东南三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2乌蒙军民府:朴窝山“在府东南三十里。夷语以平坦为朴窝,谓此山四望平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