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安东卫

安东卫

①明永乐七年(1409)置,属辽东都司。治所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。后废。

②明弘治三年(1490)置,属山东都司。在今山东日照市西南安东卫镇。清乾隆时废,后仍沿用安东卫之名。


(1)卫名。明洪武年间置,治今山东省日照市西南安东卫。属山东都司。清乾隆七年(1742年)废。(2)村名。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南部。属安东卫街道办事处。人口 5660。明洪武年间置安东卫,以安东方得名。清乾隆七年(1742年)废,后仍沿用安东卫之名。盛产对虾、墨鱼、带鱼、黄花鱼、纹蛤、“西施舌”、扇贝等海产品。有拔丝、冷藏、纸箱等厂。南街为江北最大海产品集散地之一,北街为中国北方的绳网大市场,西街为木材市场。东靠岚山港,区内204国道、048省道和岚兖公路纵横交错。名胜古迹有卫城遗址、阿掖晨鸣、荻水托蓝、西湖烟雨、观山叠翠、铁蛤蟆、槐抱狗、墨水井、滑山子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大夫城

    在今河北易县西。《水经·易水注》:“易水出西山宽中谷,东径五大夫城南,昔北平侯王谭不从王莽之政,子兴生五子,并避时乱,隐居此山,故其旧居,世以为五大夫城。”

  • 白眉寨

    在今河北井陉县西南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井陉县:白眉寨“据山为险,形势雄峻,有天桥,樵采者侧足而废”。

  • 宁远中右千户所

    明宣德年间置,属宁远卫。治所在小沙河(今辽宁兴城市西南沙后所满族镇)。清为沙河所城。

  • 鸣犊口

    在今山东高唐县南,西汉大河 (黄河) 所经处。《汉书· 沟洫志》: 元帝永光五年 (前39),“河决清河灵鸣犊口,而屯民河绝”。又,成帝初,清河都尉冯逡奏言: “今屯氏河塞,灵鸣犊口又益不利,独一川兼

  • 涵江司

    在今福建莆田市东北涵江镇。清顺治年间移嵌头司驻此。

  • 安乐寨

    亦作安乐坪。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盐渠乡北安乐村。周围七十里,形胜险阻。《清史稿·勒保传》:嘉庆三年(1798),“(王)三槐与冷天禄踞云阳安乐坪,进围之。七月,诱三槐降,擒之”。

  • 上鄍

    春秋齐地,在今山东阳谷县北。《左传》:成公二年(前589),“公会晋师于上鄍”,即此。古地名。春秋齐地,在今山东省阳谷县北。《左传》成公二年(前589年):“公会晋师于上鄍。”即此。

  • 新竹线

    或称台湾铁路新竹线。从今台湾新竹市至竹东镇,长16.6公里。1946年动工修建,1947年建成。

  • 水寺口

    在今山西阳高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县:水寺口“嘉靖三年,大同抚臣张文锦以镇城孤弱,筑水寺口五堡,遣卒戍之”。即此。

  • 石浦河

    在今湖北公安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公安县:石浦河“在县东一里。浅不堪运。正统初,县令俞雍筑坝潴水,以便民漕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