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口堡
在今山西阳高县西北二十里守口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府:守口堡“嘉靖二十五年置,隆庆六年增修。周一里有奇,……隆庆初,寇由此入犯”。
在今山西阳高县西北二十里守口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府:守口堡“嘉靖二十五年置,隆庆六年增修。周一里有奇,……隆庆初,寇由此入犯”。
南宋绍熙元年 (1190) 改普安军置,治所在普安县 (今四川剑阁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剑阁、梓潼二县及江油、广元二市部分地。端平三年(1236) 移治苦竹隘 (今剑阁县东北小剑山顶)。元至元二十年 (
一名双河。即今安徽青阳县东之青河。为青通河支流。源出县南分流岭,北流至县城东入青通河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青阳县: “南有临城河。”《方舆纪要》 卷27青阳县: 临城河 “在县南。《志》 云,大通河之别
北宋置,属尉氏县。在今河南尉氏县北十五里。后废。
即蒙泉和惠泉的合称。在今湖北荆门市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8荆门军: 蒙泉 “在军城西。出于硖石山之麓,即蒙山也。南曰蒙,西北曰惠泉。每昼夜两潮水溢数寸。世传: 南出玉,北出珠。崇宁三年,巨蚌夜游北泉,
即今台湾省苗栗县西南通霄镇。原为吞霄社。清康熙三十八年(1699)土官卓个卓雾亚生起事被擒杀于此。清设吞霄汛,有外委驻守。日本占领期间设吞霄街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通霄镇。本台湾土著番社名。即今
在今宁夏固原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大历十一年(776),“吐蕃寇石门,入长泽川”。即此。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苏木附近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大历十一年(776年)“吐蕃攻石门,入长泽川”,即此。
明海西西陆路驿站之一。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牙克石市东南。
一名零烈水。在今广东廉江市西。《寰宇记》 卷167吴川县: 零烈水 “在废 (零绿) 县南三十里。源从廉江流入大海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6化州:零洞水 “在旧零渌县西三十里。源出零洞山,透入大海”。
在今宁夏永宁县东北黄河西岸。《汉书·冯参传》:“阳朔中,中山王来朝,参擢为上河农都尉。”《水经·河水注》:河水“又北径上河城东,世谓之汉城。薛瓒曰:上河在西河富平县,即此也。冯参为上河典农都尉所治也”
一名韩村镇。即今江苏高淳县东北二十里凤山乡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高淳县: “韩镇在治北二十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