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远戍
隋开皇三年 (583) 置,属资中县。在今四川威远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33威远县: “本汉资中县地,隋开皇三年于此置威远戍以招抚生僚,十一年改戍为县,属资州。”
隋开皇三年 (583) 置,属资中县。在今四川威远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33威远县: “本汉资中县地,隋开皇三年于此置威远戍以招抚生僚,十一年改戍为县,属资州。”
即今云南中部之滇池。唐代滇池亦称昆池或东昆池。唐樊绰 《蛮书》 卷2: “昆池在拓东城西,南北百余里,东西四十五里,水源从金马山东北来,……至碧鸡山下为昆州,因水为名也,土蛮亦呼名滇池。” 但亦仅指今
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长庆二年 (822) 宣武军乱,“韩充败宣武兵于郭桥”。即此。北宋于此设镇。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长庆二年(822年),“韩充败宣武兵于郭桥”。即
即今广西西南部左江及上源平而水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郁林郡临尘县:“又有斤员(南)水。”领方县:“斤员(南)水入郁。”《水经·温水》:郁水“又东至领方县东,与斤南水合,东北入于郁”。即今郁江上源左江。《
元至元二十一年 (1284) 降宜良州置,属中庆路。治所在罗裒龙 (即今云南宜良县)。明、清属云南府。民国初属云南滇中道。1916年直属云南省。在云南省中部偏东。属昆明市。面积 1880 平方千米。人
在今河南新蔡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新蔡县“澺水”条下:“又县北四十里有延河,亦自汝阳县(今汝南县)境流入界,又东北至项城县,入于颍河。不通舟楫。”古称区水、洧水、清水等。《元和郡县志》:“西魏置延州
北魏太平真君八年 (447) 置,为汉阳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南七十里。《水经· 渭水注》: “藉水又东黄瓜水注之。其水发源黄瓜西谷,东流径黄瓜县北。” 即此。隋废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平真君八年(447
在今陕西乾县北,唐乾陵正南御道西侧。通高6.91米。连同顶盖及底座,合为七节,所以又称七节碑。碑文为武则天撰,唐中宗李显书,约八千字。文字已浸蚀风化。
南朝梁置,为梁德郡治。治所在今广东信宜县东北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属泷州,十八年(598) 改为怀德县。古县名。南朝梁置,治今广东省信宜市东北,为梁德郡治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怀德县。
春秋时夷国祁姓,为白狄之别种,属鲜虞,后为晋所灭。治所在今河北晋州市西。《左传》: 昭公十五年 (前527),“晋荀吴师伐鲜虞,围鼓”。二十二年 (前520),“荀吴略东阳,使师伪籴者负甲以息于昔阳之
即今广东清远市东南源潭镇。清同治 《广东图说》 卷12: 清远县东源潭墟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