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远厅
清雍正三年 (1725) 改威远直隶州置威远直隶厅,属云南省。十三年 (1735) 降为散厅,属镇沅府。治所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南郊的大寨。乾隆三十五年 (1770) 改属普洱府。1913年废为县。
清雍正三年(1725年)以威远州改置直隶厅,治今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。属云南省。乾隆三十五年(1770年)降为散厅,属普洱府。1913年废厅改为威远县。
清雍正三年 (1725) 改威远直隶州置威远直隶厅,属云南省。十三年 (1735) 降为散厅,属镇沅府。治所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南郊的大寨。乾隆三十五年 (1770) 改属普洱府。1913年废为县。
清雍正三年(1725年)以威远州改置直隶厅,治今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。属云南省。乾隆三十五年(1770年)降为散厅,属普洱府。1913年废厅改为威远县。
明置,属霍山县。即今安徽金寨县南一百一十里的前畈乡。西侧有后畈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霍山县:千罗畈镇在“县西北八十里。《志》云:初置巡司于故埠镇,后改镇为县,因移巡司于千罗后畈,是也”。古镇名。在今安徽
在今越南河内市东海兴省海阳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2新安府: 都斋城 “在府东。其地近海,即海阳城也。交趾倚为重地。嘉靖六年,莫登庸禅位于其子方瀛,退居都斋、海阳,为方瀛外援。即此”。
在今广东化州市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6化州: 帽子山“在城南五里。其形如帽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化州: 帽子山 “在州西南五里。以形似名”。
①唐贞观八年 (634) 置,属巂州。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凤营乡。天宝初属越巂郡。后地入南诏。②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广平县置,为恭化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。一说在黑水县西沙石多乡西干市坝
①古九州之一。《尚书· 禹贡》: “海、岱及淮惟徐州。” 《尔雅·释地》: “济东曰徐州。” 海指今黄海,岱即泰山,淮即淮水,济东即古济水以东。②邑名。(1) 一作平舒。战国齐地,即今河北大城县。《史
即今四川仪陇县东立山镇。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置长胜县治此。
在今湖南张家界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永定卫“那平关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,(大庸)所有那平、边岩下、青鱼滩三关,旧皆为戍守处。”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31永定县:边严关“在县西三十里。凿石道里许,通西路蛮洞
在今浙江云和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云和县:七尺渡在“县西三十里。尺亦作赤”。古渡今已淹于紧水滩水库中。
又名卧龙冈。在今北京市西北四十五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乾化二年(912),“燕主(刘)守光遣其将单廷珪将精兵万人出战,与周德威遇于龙头冈”。在今北京市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乾化二年(912年),
亦作三彭。即今广东南澳县东南大海中之南澎列岛。清乾隆《潮州府志》卷36:“彭山与南澳相对,西至云盖寺约四五十里,北去隆澳约百余里,顺风一潮可到。其山有三:曰南彭、曰中彭、曰北彭,三山列峙海中,周围各一